百合科大小依赖性表达的时空格局及其适应意义--以豹子花属和尖果洼瓣花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植物的繁殖生态学 | 第10-11页 |
1.2 植物的交配系统 | 第11-13页 |
1.3 植物性系统多样性 | 第13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5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 第16-20页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第20-27页 |
2.1 豹子花属植物性表达及其与植株大小的关系 | 第20-22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方法 | 第20-21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21-22页 |
2.2 尖果洼瓣花繁殖生态研究 | 第22-27页 |
2.2.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材料 | 第22页 |
2.2.2 性表达的时空格局 | 第22-23页 |
2.2.3 雄株和两性株的形态特征比较 | 第23-24页 |
2.2.4 雄花和两性花的适合度比较 | 第24-25页 |
2.2.4.1 花寿命 | 第24页 |
2.2.4.2 花粉活力 | 第24页 |
2.2.4.3 访花偏好 | 第24-25页 |
2.2.5 繁育系统检测 | 第25页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7-38页 |
3.1 豹子花属植物性表达及其与植株大小的关系 | 第27-33页 |
3.1.1 花和个体水平性别类型和分布格局 | 第27页 |
3.1.2 株高和海拔的关系 | 第27-29页 |
3.1.3 性别、株高和对花半径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4 株高对花大小、开花数目和性别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尖果洼瓣花繁殖生态特征 | 第33-38页 |
3.2.1 性表达的时空格局 | 第33页 |
3.2.1.1 空间格局 | 第33页 |
3.2.1.2 时间格局 | 第33页 |
3.2.2 两种性别的植株形态差异 | 第33-34页 |
3.2.3 雄花和两性花的适合度 | 第34-36页 |
3.2.3.1 花寿命 | 第34-35页 |
3.2.3.2 花粉活力 | 第35页 |
3.2.3.3 访花偏好 | 第35-36页 |
3.2.4 繁育系统检测的人工控制实验 | 第36-3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8-43页 |
4.1 豹子花属植物的性表达及其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 第38-40页 |
4.1.1 豹子花属植物的性表达与性系统 | 第38-39页 |
4.1.2 个体大小与性表达 | 第39-40页 |
4.2 尖果洼瓣花性系统及植株大小对性表达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1 尖果洼瓣花的性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4.2.2 性二相及其适应意义 | 第41-4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