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及其纠正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及其纠正的理论分析第20-3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5页
        2.1.1 政区的含义及其分类第20-22页
        2.1.2 民族区域型政区的内涵、范围及其特殊性第22-24页
        2.1.3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的内涵第24-25页
    2.2 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问题的理论依据第25-31页
        2.2.1 国家结构形式理论第25-26页
        2.2.2 行政区划理论第26-28页
        2.2.3 地方自治理论第28-30页
        2.2.4 民族自治理论第30-31页
    2.3 当前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重要意义第31-34页
        2.3.1 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有关法律的权威性第31-32页
        2.3.2 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第32页
        2.3.3 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第32-33页
        2.3.4 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公民的基本权利第33-34页
第3章 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现状分析第34-51页
    3.1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具体体现第34-42页
        3.1.1 撤自治县(州)设一般市(区)第34-37页
        3.1.2 市辖民族区被形式化第37-40页
        3.1.3 民族乡改镇(街)建制第40-42页
    3.2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带来的主要危害第42-46页
        3.2.1 撤自治县设市(区)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第42-43页
        3.2.2 城市民族区性质和法律地位不甚明确带来的危害第43-44页
        3.2.3 民族乡改镇(街)建制陷入尴尬境地第44-46页
    3.3 现阶段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成因分析第46-51页
        3.3.1 一些地方领导人对民族自治政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第46-47页
        3.3.2 民族自治区域的法律不健全且得不到应有遵循第47-48页
        3.3.3 城市化浪潮的冲击第48-49页
        3.3.4 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未能得到正确回应第49-51页
第4章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第51-62页
    4.1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51-53页
        4.1.1 民族平等团结原则第51-52页
        4.1.2 实事求是原则第52页
        4.1.3 法治原则第52-53页
    4.2 纠正我国民族区域型政区一般化倾向的具体建议第53-62页
        4.2.1 提高领导干部对民族区域型政区特殊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第54-55页
        4.2.2 依法增设民族自治市建制第55-57页
        4.2.3 健全宪法及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法律规定第57-59页
        4.2.4 增强民族区域型政区自身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内动力第59-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廉政保证金制度研究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