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公司债券持有人的权利保护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保护的一般理论第14-18页
    一、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内涵第14-15页
    二、公司债券持有人的权利第15-17页
        (一)收益权第15页
        (二)知情权第15-16页
        (三)诉权第16页
        (四)表决权第16-17页
    三、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保护的制度价值第17-18页
第二章 保护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的基本制度第18-28页
    一、信息披露制度第18-20页
        (一)信息披露体系第18-19页
        (二)公司债券信息披露的特殊性第19-20页
    二、信用评级制度第20-21页
    三、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与受托管理人制度第21-24页
        (一)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第21-23页
        (二)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第23-24页
    四、限制性条款第24-28页
        (一)限制性条款的演变第25页
        (二)限制性条款的适用第25-28页
第三章 我国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保护的现状与制度缺陷第28-35页
    一、我国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保护的现状第28-30页
        (一)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第28页
        (二)诉权使用率低第28-29页
        (三)表决权行使难度高第29-30页
    二、我国公司债券持有人权利保护制度缺陷第30-35页
        (一)信息披露不完善第30-31页
        (二)信用评级不准确第31-32页
        (三)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不规范第32-33页
        (四)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未适用第33-34页
        (五)限制性条款使用率低第34-35页
第四章 债券持有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5-39页
    一、改进信息披露制度第35-36页
        (一)明确信息披露范围与标准第35页
        (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第35-36页
    二、强化评级制度第36页
        (一)随机选取评级机构第36页
        (二)一次发行两家评级机构同时评级第36页
        (三)债券存续期间,债券持有人有合理理由可申请重新评级第36页
    三、规范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与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第36-38页
        (一)提高立法位阶第36-37页
        (二)提高债券持有人会议决策效力第37页
        (三)设置少数债券持有人利益救济途径第37页
        (四)受托管理人制度与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相结合第37-38页
    四、增加限制性条款内容第38-39页
        (一)增加限制性条款的种类第38页
        (二)限制性条款与违约条款相结合第38-39页
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研究
下一篇:刑事预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