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现行法的梳理与域外法的考察 | 第8-13页 |
1.1 我国有关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责任的立法梳理 | 第8-10页 |
1.2 域外法上的责任模式 | 第10-13页 |
1.2.1 雇主唯一替代责任模式 | 第10-11页 |
1.2.2 雇主过失责任模式 | 第11页 |
1.2.3 雇主与雇员连带责任模式 | 第11-13页 |
2 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界定 | 第13-16页 |
2.1.1 大陆法系学说与英美法系学说对替代责任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2 我国学说 | 第15-16页 |
2.2 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危险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利益归属理论 | 第17页 |
2.2.3 监督控制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公共政策理论 | 第18-20页 |
3 我国关于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的反思与设想 | 第20-30页 |
3.1 我国目前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反思 | 第20-25页 |
3.1.1 法律适用范围不明 | 第20-22页 |
3.1.2 责任主体内部冲突 | 第22-23页 |
3.1.3 法律空白 | 第23-25页 |
3.2 我国个人劳务中致人损害的替代责任制度重构的设想 | 第25-30页 |
3.2.1 重构替代责任制度的基本思想考量 | 第25-27页 |
3.2.2 建立有限制的替代责任制度 | 第27-28页 |
3.2.3 重建替代责任制度的程序性规范 | 第28-30页 |
4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