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2.3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3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20-30页 |
2.1 IPO准入管制与稀缺性溢价 | 第20-21页 |
2.2 IPO定价管制与市场效率 | 第21-23页 |
2.2.1 价格管制 | 第21-22页 |
2.2.2 IPO定价管制及影响 | 第22-23页 |
2.3 上市公司自选择行为 | 第23-27页 |
2.3.1 自选择行为之IPO前盈余管理 | 第23-24页 |
2.3.2 自选择行为之IPO择机 | 第24-27页 |
2.4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问题研究 | 第27-28页 |
2.5 IPO抑价问题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制度及政策管制变迁 | 第30-37页 |
3.1 我国创业板简介 | 第30-32页 |
3.2 我国创业板市场准入要求 | 第32-33页 |
3.3 我国创业板IPO定价机制 | 第33-34页 |
3.4 我国股票市场IPO定价管制模式演变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第37-46页 |
4.1 经典供求框架下的IPO政策管制效应分析 | 第37-41页 |
4.2 价格管制对于创业板IPO定价有效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 IPO政策管制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IPO政策管制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问题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数理实证与检验分析 | 第46-60页 |
5.1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定价有效性检验 | 第46-51页 |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6页 |
5.1.2 变量选取 | 第46-47页 |
5.1.3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5.1.4 市场化定价阶段样本之实证检验 | 第48-50页 |
5.1.5 价格管制阶段样本之实证检验 | 第50-51页 |
5.1.6 IPO定价有效性检验结论 | 第51页 |
5.2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差异度检验 | 第51-55页 |
5.2.1 样本及变量选取 | 第51-52页 |
5.2.2 市场化定价与价格管制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比较 | 第52-53页 |
5.2.3 盈利持续增长要求阶段与放开阶段上市公司成长比较 | 第53-54页 |
5.2.4 我国创业板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公司成长差异检验 | 第54-55页 |
5.3 IPO政策管制对于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影响检验 | 第55-60页 |
5.3.1 样本及变量选取 | 第55-56页 |
5.3.2 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程度比较 | 第56-57页 |
5.3.3 两阶段二级市场价格有效性检验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0-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