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写词表 | 第14-20页 |
前言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1 苯甲酸概述 | 第21-23页 |
1.1 苯甲酸性质和分布 | 第21-22页 |
1.2 苯甲酸的吸收和转运 | 第22-23页 |
1.3 苯甲酸在体内的代谢 | 第23页 |
2 苯甲酸的生物学功能 | 第23-26页 |
2.1 降低胃肠道pH,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 第23-24页 |
2.2 均衡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环境 | 第24页 |
2.3 防止体内酸蓄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 第24页 |
2.4 调节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反应,促进机体健康 | 第24-25页 |
2.5 迅速进入病灶部位,发挥药理学作用 | 第25页 |
2.6 减低粪便和尿液氨氮,减少环境污染 | 第25-26页 |
3 苯甲酸在动物营养上的运用 | 第26-27页 |
4 苯甲酸的安全性研究 | 第27-30页 |
4.1 在食品和人上的安全性 | 第27-28页 |
4.2 在试验动物上的安全性 | 第28页 |
4.3 苯甲酸的中毒症状 | 第28-30页 |
5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日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1-3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31页 |
3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第33-79页 |
试验一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成分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33-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第33页 |
1.2 试验饲粮 | 第33-34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34-37页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7页 |
1.4.1 血液样品 | 第37页 |
1.4.2 组织样品 | 第37页 |
1.5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 第37-38页 |
1.5.1 试验所需仪器 | 第37-38页 |
1.5.2 试验所需试剂 | 第38页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8-40页 |
1.6.1 生长性能 | 第38页 |
1.6.2 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 | 第38页 |
1.6.3 抗氧化能力指标 | 第38-39页 |
1.6.4 小肠组织形态结构 | 第39页 |
1.6.5 脏器指数 | 第39页 |
1.6.6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39页 |
1.6.7 苯甲酸残留量测定 | 第39-40页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7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40-42页 |
2.2 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 | 第42-44页 |
2.2.1 血液常规指标 | 第42页 |
2.2.2 血清生化指标 | 第42-44页 |
2.3 抗氧化指标 | 第44-46页 |
2.3.1 血清抗氧化指标 | 第44页 |
2.3.2 肝脏抗氧化指标 | 第44-46页 |
2.4 小肠组织形态结构 | 第46-47页 |
2.5 脏器指数 | 第47-49页 |
2.6 组织病理学 | 第49-56页 |
2.6.1 肝脏组织病理学 | 第49页 |
2.6.2 脾脏组织病理学 | 第49-50页 |
2.6.3 大脑、心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 | 第50-56页 |
2.7 血清、肝脏和肾脏苯甲酸水平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62页 |
3.1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仔猪血液成分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0页 |
3.4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仔猪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60-61页 |
3.5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苯甲酸对组织苯甲酸残留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小结 | 第62-63页 |
试验二 高剂量苯甲酸在仔猪上毒性效应的深入研究 | 第63-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第63页 |
1.2 试验饲粮 | 第63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63-64页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64页 |
1.4.1 血液样品 | 第64页 |
1.4.2 组织样品 | 第64页 |
1.5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 第64-65页 |
1.5.1 试验所需仪器 | 第64页 |
1.5.2 试验所需试剂 | 第64-65页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5-68页 |
1.6.1 生长性能 | 第65页 |
1.6.2 血液指标 | 第65页 |
1.6.3 肺脏病理学观察 | 第65页 |
1.6.4 脏器超微结构观察 | 第65-66页 |
1.6.5 肝脏、脾脏和肺脏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 | 第66-68页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68-69页 |
2.2 血液指标 | 第69-71页 |
2.2.1 血清ALT和AST活性 | 第69页 |
2.2.2 淋巴细胞亚群 | 第69页 |
2.2.3 血清免疫指标 | 第69-71页 |
2.3 肺脏组织病理学 | 第71页 |
2.4 细胞超微结构 | 第71-74页 |
2.4.1 肝脏细胞超微结构 | 第71-72页 |
2.4.2 脾脏细胞超微结构 | 第72页 |
2.4.3 肺脏细胞超微结构 | 第72-74页 |
2.5 脏器氧化应激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 第74页 |
2.6 脏器凋亡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 第74-75页 |
3 讨论 | 第75-78页 |
3.2 高剂量苯甲酸对仔猪机体免疫的损害作用 | 第75-76页 |
3.3 高剂量苯甲酸对仔猪脏器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及其可能的原因 | 第76-78页 |
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79-82页 |
全文讨论 | 第79-81页 |
全文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