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2.1 苹果采后贮藏生理生化变化 | 第9-12页 |
1.2.2 苹果主要贮藏方式 | 第12-14页 |
1.2.3 果蔬冻害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苹果果实冰点温度的确定 | 第19页 |
2.3.2 苹果果实冻害临界时间的确定 | 第19-20页 |
2.3.3 苹果果实发生冻害后不同解冻方法比较 | 第20-21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3.1 苹果果实冰点温度的测定 | 第22页 |
3.2 模拟-4℃下苹果果实发生冻害临界时间的确定 | 第22-26页 |
3.3 模拟-4℃下苹果果实发生冻害后解冻方法比较 | 第26-30页 |
3.3.1 不同解冻方法对苹果果实失重率、硬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不同解冻方法对苹果果实细胞膜透性、MDA含量以及PPO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3 不同解冻方法对苹果果实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4 不同解冻方法对苹果果实货架期褐变指数、腐烂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0-35页 |
4.1 讨论 | 第30-33页 |
4.1.1 模拟-4℃下苹果果实发生冻害临界时间确定 | 第30页 |
4.1.2 模拟-4℃下苹果果实发生冻害后解冻方法比较 | 第30-33页 |
4.2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