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长足大竹象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昆虫的嗅觉感受机制 | 第11-13页 |
1.3 昆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PBPs的一般特点及结构 | 第14-16页 |
1.3.2 PBPs的表达分布 | 第16页 |
1.3.3 PBPs的功能 | 第16-17页 |
1.3.4 鞘翅目昆虫PBPs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4 研究内容 | 第19-36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4.1.1 供试虫源 | 第19页 |
4.1.2 试剂和仪器 | 第19-20页 |
4.2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1及GAPDH片段的基因克隆 | 第20-26页 |
4.2.1 总RNA提取 | 第20-21页 |
4.2.2 凝胶电泳检测RNA质量 | 第21-22页 |
4.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2页 |
4.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2-23页 |
4.2.5 PCR扩增 | 第23-24页 |
4.2.6 PCR产物胶回收 | 第24页 |
4.2.7 连接反应 | 第24-25页 |
4.2.8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DH5 α | 第25-26页 |
4.2.9 序列分析 | 第26页 |
4.3 长足大竹象不同部位PBP1基因的转录时空表达(qPCR) | 第26-29页 |
4.3.1 总RNA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6-27页 |
4.3.2 引物设计 | 第27页 |
4.3.3 RT-PCR检测长足大竹象不同部位PBP的组织分布 | 第27-28页 |
4.3.4 qPCR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4.4 长足大竹象PB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 第29-34页 |
4.4.1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buqPBP | 第29-31页 |
4.4.2 长足大竹象PB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1-32页 |
4.4.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2-33页 |
4.4.4 Western印迹检测 | 第33页 |
4.4.5 长足大竹象PBP1蛋白的大量表达 | 第33-34页 |
4.4.6 融合蛋白纯化 | 第34页 |
4.5 长足大竹象CbuqPBP1的结合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4.5.1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内源荧光特征的检测 | 第34-35页 |
4.5.2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气味分子配体结合特征的检测 | 第35-3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6-54页 |
5.1 长足大竹象PBP1基因的克隆 | 第36-38页 |
5.1.1 CbuqPBP1基因的PCR扩增 | 第36-37页 |
5.1.2 CbuqPBP1基因的阳性克隆鉴定 | 第37-38页 |
5.2 CbuqPBP1基因序列分析 | 第38-44页 |
5.2.1 CbuqPBP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40页 |
5.2.2 CbuqPBP1序列同源性比较及分析 | 第40-44页 |
5.3 CbuqPBP1基因的时空表达谱 | 第44-46页 |
5.3.1 PCR产物熔解曲线分析 | 第44-45页 |
5.3.2 CbuqPBP1基因在雌雄成虫不同部位中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 第45-46页 |
5.4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46-47页 |
5.5 pET-28a(+)/CbuqPBP1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融合表达 | 第47-49页 |
5.6 pET-28a(+)/CbuqPBP1蛋白纯化 | 第49-50页 |
5.7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结合特性分析 | 第50-5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6.1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4页 |
6.2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转录时空表达 | 第54-55页 |
6.3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55页 |
6.4 长足大竹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结合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7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Ⅰ | 第67页 |
附录Ⅱ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