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7页
        1、研究思路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页
        3、创新第14-17页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3页
    (一)相关概念第17-18页
        1、社会管理第17页
        2、农村社会管理第17页
        3、公众参与第17-18页
        4、公众参与机制第18页
    (二)理论基础第18-23页
        1、善治理论第18-20页
        2、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0-21页
        3、群众路线理论第21-23页
三、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3-29页
    (一)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1、决策环节上缺乏公众参与第23-24页
        2、执行环节上缺乏公众参与第24页
        3、监督环节上缺乏公众参与第24-25页
        4、反馈环节上缺乏公众参与第25页
    (二)造成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问题的原因第25-28页
        1、公众参与意识较弱、参与能力不强第25-26页
        2、政府管理理念偏狭、管理体制僵化第26-27页
        3、社会组织的作用有限、管理不规范第27-28页
    (三)本章小结第28-29页
四、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及启示第29-33页
    (一)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第29-32页
        1、美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第29-30页
        2、欧洲国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第30-31页
        3、巴西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第31-32页
    (二)国外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启示第32页
    (三)本章小结第32-33页
五、国内公众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案例分析第33-39页
    (一)山东省新泰市公众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探索第33-34页
    (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庄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探索第34-36页
    (三)湖北省宜昌市乐天溪镇公众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探索第36-38页
    (四)本章小结第38-39页
六、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第39-48页
    (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前提条件第39-41页
        1、健全法律体系,提供法律保障第39页
        2、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物质保障第39-40页
        3、加快政府转型,提供政策保障第40-41页
    (二)健全公众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机制第41-45页
        1、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第41-42页
        2、健全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第42-43页
        3、健全监督机制第43页
        4、健全反馈机制第43-44页
        5、健全问责机制第44-45页
    (三) 建立农村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支持性保障第45-47页
        1、借助传播媒介的渠道第45页
        2、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第45-46页
        3、加强公众参与的宣传教育第46-47页
    (四)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件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鹤山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