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1.1 病毒的分类 | 第12页 |
1.2 J 亚群禽白血病的病原学与分子病毒学 | 第12-16页 |
1.3 ALV-J 的致病性和致瘤机理 | 第16-17页 |
1.4 肿瘤相关基因 | 第17-21页 |
1.4.1 癌基因 | 第17-18页 |
1.4.2 抑癌基因 | 第18-20页 |
1.4.3 凋亡基因 Bcl-2 | 第20-21页 |
1.5 热应激蛋白 | 第21-22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35页 |
2.1 材料 | 第24-25页 |
2.1.1 病毒 | 第24页 |
2.1.2 主要材料 | 第2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2 方法 | 第25-27页 |
2.2.1 病毒的增殖 | 第25页 |
2.2.2 病毒的定量 | 第25页 |
2.2.3 前病毒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5-26页 |
2.2.4 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26-27页 |
2.3 不同来源的 ALV-J 体外细胞感染实验 | 第27-35页 |
2.3.1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2.3.2 鸡胚成纤维细胞制作 | 第27页 |
2.3.3 肉鸡 CEF 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鉴定 | 第27页 |
2.3.4 细胞铺板及病毒接种 | 第27页 |
2.3.5 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 | 第27-28页 |
2.3.6 ALV 特异性抗体 p27 的检测 | 第28页 |
2.3.7 肿瘤相关基因检测 | 第28-33页 |
2.3.8 ELISA 法检测热应激蛋白 HSP60、HSP70 的含量 | 第33-34页 |
2.3.9 TUNEL 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数量差异 | 第34-35页 |
3 结果 | 第35-54页 |
3.1 病毒定量 | 第35页 |
3.2 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35-36页 |
3.3 肉鸡 CEF 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鉴定结果 | 第36页 |
3.4 复制能力比较检测结果 | 第36-39页 |
3.4.1 ALV 群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第36-38页 |
3.4.2 毒力检测 | 第38-39页 |
3.5 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 第39-49页 |
3.5.1 Real-time 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9-40页 |
3.5.2 利用 Real-time PCR 检测 ALV-J 感染靶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 | 第40-49页 |
3.6 ELISA 法检测热应激蛋白 HSP70、HSP60 的含量 | 第49-53页 |
3.6.1 HSP70 ELISA 检测结果 | 第49-51页 |
3.6.2 HSP60 ELISA 检测结果 | 第51-53页 |
3.7 凋亡试剂盒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8页 |
4.1 复制能力比较 | 第54-55页 |
4.2 肿瘤相关基因检测 | 第55-56页 |
4.3 热应激蛋白检测 | 第56-57页 |
4.4 细胞凋亡数量检测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