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9-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1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2-18页 |
2.1.1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2.1.2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1.3 企业文化的计量研究 | 第15-18页 |
2.2 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第18-20页 |
2.2.1 企业绩效的定义 | 第18-19页 |
2.2.2 企业绩效的测量研究 | 第19-20页 |
2.3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2.3.1 企业文化对员工忠诚度的作用理论与研究 | 第20-21页 |
2.3.2 员工忠诚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理论与研究 | 第21页 |
2.3.3 员工忠诚度的中介作用理论与研究 | 第21-22页 |
第3章 S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2-25页 |
3.1 S公司简介 | 第22页 |
3.2 企业文化及员工忠诚度现状 | 第22-23页 |
3.2.1 S公司企业文化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3.2.2 S公司企业文化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 第23页 |
3.3 S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不足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5-30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研究模型的完善 | 第25-28页 |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5-27页 |
4.2.2 理论模型的完善 | 第27-28页 |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28-30页 |
4.3.1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 第30-51页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1-36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31-32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32-36页 |
5.3 相关性分析 | 第36-40页 |
5.3.1 企业文化与员工忠诚度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5.3.2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5.3.3 员工忠诚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0-46页 |
5.4.1 企业文化与员工忠诚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5.4.2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5.4.3 员工忠诚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5.4.4 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员工忠诚度的中介作用 | 第44-46页 |
5.5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6-48页 |
5.5.1 被访者职位级别的方差分析 | 第46页 |
5.5.2 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5.5.3 公司成立时间的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5.6 研究结论 | 第48-50页 |
5.7 对S公司企业文化优化改革的建议 | 第50-51页 |
5.7.1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参与性) | 第50页 |
5.7.2 S公司由上而下共同的价值观的建立(一致性) | 第50页 |
5.7.3 增强企业应对内部风险以及市场冲击的能力(适应性) | 第50页 |
5.7.4 S公司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使命感) | 第50-51页 |
第6章 研究创新、局限及展望 | 第51-53页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51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1-52页 |
6.2.1 调查量表有限的适用性 | 第51页 |
6.2.2 调查样本以及调查范围的有限 | 第51页 |
6.2.3 调查方法的有限 | 第51-52页 |
6.3 研究的展望 | 第52-53页 |
6.3.1 符合我国企业特点的量表的开发 | 第52页 |
6.3.2 不同中介变量的引入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