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发展权配置论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土地发展权的概念和制度源起 | 第11-20页 |
| (一) 土地发展权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二) 土地发展权的发端和成形 | 第13-20页 |
| 二、我国配置土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 第20-25页 |
| (一) 农民土地发展权益补偿的需要 | 第20-21页 |
| (二) 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需要 | 第21-23页 |
| (三) 完善我国土地权利体系的需要 | 第23-24页 |
| (四) 统一认识地方实践的需要 | 第24-25页 |
| 三、我国类土地发展权的地方实践 | 第25-32页 |
| (一) 重庆“地票制度” | 第25-27页 |
| (二) 土地发展权转移交易的“浙江模式” | 第27-30页 |
| (三) 厦门“金包银”模式 | 第30-32页 |
| 四、配置中式土地发展权的制度构想 | 第32-42页 |
| (一) 明确土地发展权的法律属性 | 第32-35页 |
| (二) 明确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归属 | 第35-37页 |
| (三) 明确我国土地发展增益分配的原则 | 第37-38页 |
| (四) 建立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购买制度试点 | 第38-39页 |
| (五) 土地发展权的与其他制度的协调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