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可见光通信信道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5-19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19-21页
        1.4.1 论文主要内容第19页
        1.4.2 论文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综述第21-27页
    2.1 可见光通信的系统组成第21-24页
    2.2 可见光通信的调制与均衡技术第24-27页
第三章 室内外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第27-46页
    3.1 可见光通信链路方式第27-31页
        3.1.1 发射器模型第27-29页
        3.1.2 接收器模型第29-30页
        3.1.3 可见光通信链路第30-31页
    3.2 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方法第31-41页
        3.2.1 基于迭代法的信道建模第32-35页
        3.2.2 基于几何建模的信道建模第35-38页
        3.2.3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信道建模第38-40页
        3.2.4 基于ZEMAX软件的射线追踪的信道建模第40-41页
    3.3 基于室内场景的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第41-46页
第四章 特殊场景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第46-68页
    4.1 特殊场景的特性分析第46-47页
    4.2 矿井中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第47-55页
        4.2.1 矿井中的通信场景第48-49页
        4.2.2 可见光通信在矿井中的系统模型第49-51页
        4.2.3 矿井中的可见光通信信道分析第51-55页
    4.3 矿井中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分析第55-64页
        4.3.1 路径损耗第55-56页
        4.3.2 阴影效应第56页
        4.3.3 信道特性的仿真分析第56-64页
    4.4 矿井中散射分析第64-68页
第五章 结论及未来展望第68-70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8-69页
    5.2 未来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非掺杂/高浓度掺杂型磷光铱材料的设计合光电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单音的西洋乐器音色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