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高效非掺杂/高浓度掺杂型磷光铱材料的设计合光电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简史第9-10页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10-14页
        1.3.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0-11页
        1.3.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机制第11-12页
        1.3.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参数第12页
        1.3.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常用材料第12-14页
    1.4 磷光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4.1 绿光铱配合物第14-16页
        1.4.2 红光铱配合物第16-17页
        1.4.3 蓝光铱配合物第17-18页
    1.5 磷光铱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优点和缺点第18-19页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1.6.1 选题依据第19页
        1.6.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基于氟原子调控的三氮唑类配体的绿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2.1 主要试剂第22页
        2.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第22-23页
        2.2.3 单晶结构第23页
        2.2.4 量子化学计算第23页
        2.2.5 发光器件的制备第23页
        2.2.6 合成第23-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2.3.1 晶体结构分析第25-26页
        2.3.2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26-27页
        2.3.3 量子化学计算第27-28页
        2.3.4 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第28页
        2.3.5 电致发光性质第28-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含有咔唑或二苯基磷氧基团的黄绿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第33-46页
    3.1 引言第33-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3.2.1 主要试剂第35页
        3.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第35页
        3.2.3 量子化学计算第35页
        3.2.4 发光器件的制备第35页
        3.2.5 合成第35-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3.3.1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38-39页
        3.3.2 量子化学计算第39-40页
        3.3.3 电化学性质第40页
        3.3.4 电致发光性质第40-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橙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高性能非掺杂白光器件的制备第46-64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50页
        4.2.1 主要试剂第47页
        4.2.2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第47页
        4.2.3 单晶结构第47-48页
        4.2.4 量子化学计算第48页
        4.2.5 发光器件的制备第48页
        4.2.6 合成第48-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2页
        4.3.1 晶体结构分析第50页
        4.3.2 光物理性质研究第50-51页
        4.3.3 量子化学计算第51-52页
        4.3.4 电化学性质第52-53页
        4.3.5 单色橙红光器件第53-55页
        4.3.6 白光器件第55-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致谢第72-7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流控液滴的肠道控释微囊构建及其释放性能研究
下一篇:可见光通信信道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