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语者识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说话人识别技术概述 | 第16-30页 |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 2.2 语者识别系统 | 第17页 |
| 2.3 语音特征的提取 | 第17-18页 |
| 2.4 GMM-UBM系统及均值超矢量技术 | 第18-19页 |
| 2.5 JFA技术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 2.5.1 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 2.5.2 空间矩阵的估计 | 第20-23页 |
| 2.5.3 因子的估计 | 第23页 |
| 2.6 相似性计算 | 第23-27页 |
| 2.6.1 余弦距离计算 | 第23-24页 |
| 2.6.2 马氏距离计算 | 第24页 |
| 2.6.3 PLDA模型 | 第24-27页 |
| 2.7 语者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27-29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基于JFA的语者识别系统 | 第30-44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系统框架 | 第30-31页 |
| 3.3 特征提取与处理 | 第31页 |
| 3.4 模型训练与y-factor提取 | 第31-32页 |
| 3.5 因子规整技术 | 第32-33页 |
| 3.5.1 长度规整 | 第32-33页 |
| 3.5.2 EFR规整 | 第33页 |
| 3.5.3 SN规整 | 第33页 |
| 3.6 y-factor中的信道补偿技术 | 第33-35页 |
| 3.6.1 线性鉴别分析 | 第33-34页 |
| 3.6.2 类内协方差归一化 | 第34-35页 |
| 3.6.3 two-covariance模型 | 第35页 |
| 3.7 得分规整技术 | 第35-37页 |
| 3.8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3.8.1 实验数据 | 第37页 |
| 3.8.2 系统方案验证与实验 | 第37-40页 |
| 3.8.3 得分规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8.4 系统鲁棒性测试 | 第41-42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短语依赖型语者识别系统 | 第44-62页 |
| 4.1 前言 | 第44页 |
| 4.2 系统架构 | 第44-45页 |
| 4.3 短语依赖型语者确认系统 | 第45-51页 |
| 4.3.1 数据准备 | 第45页 |
| 4.3.2 系统流程图 | 第45-46页 |
| 4.3.3 Silhouettes指标 | 第46-48页 |
| 4.3.4 文本筛选 | 第48-49页 |
| 4.3.5 辅助评测指标 | 第49-50页 |
| 4.3.6 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 4.4 确认阈值的估计 | 第51-56页 |
| 4.4.1 阈值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 4.4.2 改进的CAVE方法 | 第53-54页 |
| 4.4.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阈值设定方法 | 第54-56页 |
| 4.5 双阈值判决机制 | 第56-59页 |
| 4.5.1 双阈值判决机制系统结构 | 第56-57页 |
| 4.5.2 辅助评测指标 | 第57页 |
| 4.5.3 基于Silhouettes的确认阈值设定 | 第57-59页 |
| 4.6 本章小节 | 第59-62页 |
| 第五章 基于群组的说话人确认机制 | 第62-66页 |
| 5.1 前言 | 第62页 |
| 5.2 系统框架 | 第62-64页 |
| 5.2.1 注册部分 | 第62-63页 |
| 5.2.2 测试部分 | 第63-64页 |
| 5.3 实验数据与参数设置 | 第64页 |
| 5.4 实验与方案性能评测 | 第64-6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