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 第11-14页 |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界定 | 第11页 |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产生背景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理论思想 | 第14-16页 |
一、平等接近正义 | 第14-15页 |
二、费用相当性原理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现状 | 第16-23页 |
一、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16-19页 |
二、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司法现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的理论方向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一、程序选择权的内涵 | 第23-24页 |
二、程序选择权与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程序转换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25-28页 |
一、程序转换机制的内涵 | 第25-27页 |
二、程序转换机制与小额诉讼程序的转换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一审终审制的理论分析 | 第28-30页 |
一、一审终审制的内涵 | 第28-29页 |
二、一审终审制与小额诉讼程序的裁判异议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环节的完善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环节的主体 | 第30-33页 |
一、适用主体资格和起诉次数之争 | 第30-31页 |
二、域外关于适用主体的规定 | 第31-32页 |
三、适用主体平等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环节的方式 | 第33-37页 |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与不足 | 第33-34页 |
二、域外关于适用方式的规定 | 第34-35页 |
三、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转换环节的完善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小额诉讼程序转换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及域外程序转换的规定 | 第38-39页 |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及评析 | 第38页 |
二、域外的立法规定及评析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转换的路径选择 | 第39-43页 |
一、程序转换的方向 | 第39-40页 |
二、程序转换的主体 | 第40-41页 |
三、程序转换的期间 | 第41页 |
四、程序转换的效力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裁判异议环节的完善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裁判救济方式的考察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域外小额诉讼程序裁判救济方式的考察 | 第44-46页 |
一、动议 | 第44页 |
二、特殊上诉 | 第44-45页 |
三、裁判异议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裁判异议的路径选择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