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2 课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对比分析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辽宁区域经济划分 | 第15-2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1.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15页 |
2.1.2 主成分分析法代数模型 | 第15-16页 |
2.1.3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16页 |
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辽宁区域经济划分 | 第16-24页 |
2.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6-17页 |
2.2.2 主成分分析 | 第17-21页 |
2.2.3 辽宁区域经济划分结果 | 第21-24页 |
3 辽宁三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第24-32页 |
3.1 辽宁三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 第25-27页 |
3.2 辽宁三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及高等教育普及程度 | 第27-28页 |
3.3 辽宁三类经济区域的高等学校科研活动情况 | 第28-32页 |
4 辽宁三类经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 | 第32-52页 |
4.1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分析 | 第32-35页 |
4.2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分析 | 第35-48页 |
4.2.1 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 | 第35-36页 |
4.2.2 辽宁省区域产业结构及三类经济区域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结构现状 | 第36-44页 |
4.2.3 三类经济区域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 第44-48页 |
4.3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所在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 第48-52页 |
5 辽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对策思考 | 第52-64页 |
5.1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 第52-57页 |
5.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高等教育 | 第52-54页 |
5.1.2 调整辽宁区域内高校布局结构 | 第54-55页 |
5.1.3 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 第55页 |
5.1.4 高等教育经费差异化配置,加强高等教育扶贫 | 第55-57页 |
5.2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所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 | 第57-60页 |
5.2.1 加强政府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 | 第57-58页 |
5.2.2 优化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实现差异化发展 | 第58-60页 |
5.3 辽宁三类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所在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协调 | 第60-64页 |
5.3.1 以A区为试点,改革研究生层次教育体系 | 第60-61页 |
5.3.2 调整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 | 第61-62页 |
5.3.3 B、C区域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