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2-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2.3 数据来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 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2.2.1 陆海统筹 | 第17-19页 |
2.2.2 空间管制 | 第19-21页 |
2.2.3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陆海统筹的南通市滩涂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 | 第22-44页 |
3.1 南通市概况 | 第22-25页 |
3.1.1 南通市概况 | 第22-23页 |
3.1.2 滩涂开发历史 | 第23-25页 |
3.2 合理开发模式选择 | 第25-35页 |
3.2.1 国内外滩涂开发模式 | 第25-27页 |
3.2.2 南通滩涂开发条件 | 第27-31页 |
3.2.3 南通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2.4 南通开发模式 | 第34-35页 |
3.3 滩涂利用的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35-44页 |
3.3.1 评价单元 | 第35-36页 |
3.3.2 评价指标体系与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3.3.3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 第37-38页 |
3.3.4 适宜性评价分析 | 第38-44页 |
第四章 基于陆海统筹的滩涂空间管制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4-54页 |
4.1 滩涂利用时空布局 | 第44-47页 |
4.1.1 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4.1.2 时空安排 | 第45-47页 |
4.2 不同利用功能类型空间管制重点 | 第47-51页 |
4.2.1 农渔业种养区域 | 第47-48页 |
4.2.2 生态保护区域 | 第48页 |
4.2.3 港-工-城综合开发区域 | 第48-49页 |
4.2.4 沿海滩涂后方区域开发管制 | 第49-51页 |
4.3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4.3.1 形成陆海土地资源统筹利用制度 | 第51-52页 |
4.3.2 建立健全滩涂利用规划协调与管理机制 | 第52-53页 |
4.3.3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 第53页 |
4.3.4 加强沿海滩涂的基础研究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4-57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不足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