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前人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 | 第17-33页 |
2.1 Web应用安全 | 第17-20页 |
2.1.1 Web应用的构成 | 第17-18页 |
2.1.2 Web应用面临的威胁 | 第18-20页 |
2.2 XSS漏洞简介 | 第20-27页 |
2.2.1 XSS产生原因 | 第20-21页 |
2.2.2 XSS漏洞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3 XSS漏洞实施流程 | 第22-25页 |
2.2.4 XSS漏洞的利用 | 第25-26页 |
2.2.5 XSS漏洞的检测难点 | 第26-27页 |
2.3 HTTP协议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2.4 HTML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2.5 模糊测试技术 | 第29-30页 |
2.6 网络爬虫技术 | 第30-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模糊测试和网络爬虫的XSS漏洞检测方案的研究 | 第33-50页 |
3.1 常用检测方案分析 | 第33-38页 |
3.1.1 常用方案测试流程 | 第33-35页 |
3.1.2 常用测试方案网络爬虫选择 | 第35-37页 |
3.1.3 常用测试方案原始载荷生成方式 | 第37-38页 |
3.1.4 常用方案的缺陷 | 第38页 |
3.2 改进后的XSS漏洞测试方案 | 第38-39页 |
3.3 方案中网络爬虫的改进 | 第39-41页 |
3.3.1 常见站点的反爬虫策略 | 第39-40页 |
3.3.2 反爬虫规则的应对 | 第40-41页 |
3.4 方案中攻击载荷生成的改进 | 第41-45页 |
3.4.1 攻击载荷变形算法改进 | 第41-43页 |
3.4.2 攻击载荷变形规则改进 | 第43-45页 |
3.5 方案中漏洞匹配方式改进 | 第45-49页 |
3.5.1 HTTP报文分析 | 第46-47页 |
3.5.2 HTML页面分析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测试和网络爬虫的XSS漏洞检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69页 |
4.1 检测工具的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4.1.1 工具设计目标 | 第50页 |
4.1.2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4.2 检测工具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51-55页 |
4.2.1 工具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4.2.2 工具检测流程设计 | 第53-55页 |
4.3 网络爬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60页 |
4.3.1 网络爬虫模块的设计 | 第55-56页 |
4.3.2 网络爬虫模块的实现 | 第56-60页 |
4.4 攻击载荷生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6页 |
4.4.1 攻击载荷生成模块的设计 | 第60-63页 |
4.4.2 攻击载荷生成模块的实现 | 第63-66页 |
4.5 漏洞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6-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工具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5.1 测试目的与测试内容 | 第69页 |
5.2 工具运行环境 | 第69页 |
5.3 功能测试 | 第69-70页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4-7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