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2 检查设备与扫描方法 | 第14-15页 |
2.2.1 设备 | 第14页 |
2.2.2 常规MRI扫描参数 | 第14页 |
2.2.3 DWI扫描参数 | 第14页 |
2.2.4 DCE-MRI扫描参数 | 第14-15页 |
2.3 同步放化疗方案 | 第15页 |
2.4 疗效评价及分组 | 第15页 |
2.5 图像观察及数据测量 | 第15-17页 |
2.5.1 肿瘤直径及体积测量 | 第15-16页 |
2.5.2 淋巴结长径、短径测量 | 第16页 |
2.5.3 瘤灶区、非瘤灶区及淋巴结ADC值测量 | 第16页 |
2.5.4 DCE-MRI数据采集及参数分析 | 第16-17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8-27页 |
3.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MRI及DWI表现 | 第18-23页 |
3.1.1 治疗前宫颈癌MRI及DWI信号表现 | 第18页 |
3.1.2 宫颈癌不同疗效组治疗后MR信号及治疗前后meanADC值变化.. | 第18-22页 |
3.1.2.1 宫颈癌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meanADC值比较 | 第18-20页 |
3.1.2.2 FIGO分期、放化疗疗效与meanADC值的相关性 | 第20-22页 |
3.1.3 宫颈癌治疗前、后淋巴结MR表现及meanADC值变化 | 第22-23页 |
3.2 宫颈癌放化疗前、治疗结束时DCE-MRI表现及参数变化 | 第23-27页 |
3.2.1 宫颈癌放化疗前、后TIC曲线类型 | 第23页 |
3.2.2 CR组、PR组宫颈癌放化疗前、后DCE-MRI半定量参数变化 | 第23-25页 |
3.2.3 宫颈癌不同疗效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DCE-MRI半定量参数值比较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7-33页 |
4.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 | 第27页 |
4.2 DWI成像原理及其在宫颈癌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4.2.1 DW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 第28-30页 |
4.2.2 DWI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中的价值 | 第30页 |
4.3 DCE-MRI成像原理及其诊断宫颈癌的价值 | 第30-33页 |
4.3.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DCE-MRI半定量参数评价 | 第31-32页 |
4.3.2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DCE-MRI定量参数评价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综述 | 第39-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图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