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关节手术论文

一种新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设计及力学评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膝关节解剖及生理第11-21页
        1.2.1 膝关节生理结构第11-15页
        1.2.2 膝关节的运动第15-18页
        1.2.3 膝关节的关节力第18-21页
    1.3 骨骼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第21-26页
        1.3.1 骨骼结构特征第21-22页
        1.3.2 骨骼力学性能第22-24页
        1.3.3 骨重建理论第24-2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6-28页
        1.4.1 研究目的第26页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6-28页
第二章 全膝关节置换第28-46页
    2.1 膝关节常见疾病第28-29页
    2.2 膝关节置换术的分类第29-33页
        2.2.1 膝关节单髁置换和全髁置换第29-30页
        2.2.2 保留后交叉韧带与后固定式全膝关节置换第30-31页
        2.2.3 骨水泥粘结与非骨水泥粘结的全膝关节置换第31-32页
        2.2.4 固定平台式和互动平台是全膝关节置换第32-33页
    2.3 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组件第33-36页
        2.3.1 假体组件构成和材料第33页
        2.3.2 假体组件的几何特征第33-35页
        2.3.3 关于膝关节假体几何外形的结论第35-36页
    2.4 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失效第36-42页
        2.4.1 高分子聚乙烯胫骨衬垫第37-38页
        2.4.2 无菌松动第38-41页
        2.4.3 其他失效形式第41页
        2.4.4 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失效的结论第41-42页
    2.5 建立个性化人工膝关节假体的新方法第42-46页
第三章 一种新型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设计第46-68页
    3.1 常见全膝关节假体设计第46-53页
        3.1.1 矢状面与冠状面轮廓曲线设计第47-48页
        3.1.2 运动引导型设计第48-52页
        3.1.3 膝关节假体设计小结第52-53页
    3.2 本研究中膝关节假体的设计目标第53-54页
    3.3 膝关节关键几何数据的选取和测量第54-57页
        3.3.1 几何数据测量第54-56页
        3.3.2 最终模型几何参数第56-57页
    3.4 全膝关节假体三维模型的建立第57-61页
        3.4.1 股骨假体的建立第57-60页
        3.4.2 胫骨衬垫假体的建立第60-61页
    3.5 膝关节假体稳定性评估第61-66页
        3.5.1 稳定性评估方法第61-62页
        3.5.2 膝关节转动轴的确定第62-64页
        3.5.3 计算模型相交体积第64-66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66-68页
第四章 膝关节假体步态载荷下静态仿真第68-90页
    4.1 全膝关节置换仿真第68-70页
        4.1.1 胫骨衬垫假体失效仿真第69-70页
        4.1.2 TKR术后步态载荷仿真第70页
    4.2 模型建立与求解第70-74页
        4.2.1 膝关节运动模拟试验机第70-72页
        4.2.2 仿真软件和膝关节假体模型第72-73页
        4.2.3 材料参数和载荷边界条件第73-74页
    4.3 静态仿真结果第74-80页
        4.3.1 接触压力云图第74-76页
        4.3.2 接触压力、接触面积与髁间距的比较第76-80页
    4.4 膝关节假体步态接触应力理论计算第80-86页
        4.4.1 Hertz接触理论第80-83页
        4.4.2 接触区域曲率提取与仿真计算第83-84页
        4.4.3 理论计算接触应力与仿真结果对比第84-86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86-90页
第五章 动态模拟全膝关节置换假体步态过程第90-106页
    5.1 膝关节动态模拟仿真第90-91页
    5.2 仿真模型第91-95页
        5.2.1 模型组件构成第91-92页
        5.2.2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第92-94页
        5.2.3 动态载荷工况第94-95页
    5.3 动态模拟结果第95-103页
        5.3.1 胫骨衬垫上的接触分布和接触髁间距的变化第95-98页
        5.3.2 各模型步态过程中接触面积的比较第98-100页
        5.3.3 各模型的步态接触压力第100-103页
    5.4 结论与讨论第103-10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6-110页
    6.1 全文总结第106-108页
    6.2 本文的创新点第108页
    6.3 工作展望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神经导管的制备及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
下一篇:加载锶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在体内、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