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3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吸附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31页 |
1.2.1 物理吸附脱硫技术 | 第15-18页 |
1.2.2 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 | 第18-23页 |
1.2.3 反应吸附脱硫技术 | 第23-31页 |
1.3 反应吸附脱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页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任务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纳米ZnO 的均匀沉淀- 水热法制备及脱硫性能 | 第33-59页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2.2.2 材料制备 | 第34-35页 |
2.2.3 材料表征 | 第35-36页 |
2.2.4 活性评价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8页 |
2.3.1 制备工艺的考察 | 第37-47页 |
2.3.2 制备参数的考察 | 第47-54页 |
2.3.3 形成过程及生长机理探讨 | 第54-55页 |
2.3.4 Ni/ZnO吸附剂脱硫活性评价 | 第55-58页 |
2.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纳米Zn O 的低温固相法制备及脱硫性能 | 第59-82页 |
3.1 前言 | 第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59页 |
3.2.2 材料制备 | 第59-60页 |
3.2.3 材料表征 | 第60-61页 |
3.2.4 活性评价 | 第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81页 |
3.3.1 研磨时间影响 | 第61-64页 |
3.3.2 表面活性剂影响 | 第64-69页 |
3.3.3 焙烧温度影响 | 第69-73页 |
3.3.4 ZnO物化性质与Ni/ZnO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关联 | 第73-81页 |
3.4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Ni/ZnO吸附剂反应吸附脱硫机理研究 | 第82-106页 |
4.1 前言 | 第8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2-84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82页 |
4.2.2 材料制备 | 第82-83页 |
4.2.3 材料表征 | 第83-84页 |
4.2.4 活性评价 | 第8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4-104页 |
4.3.1 噻吩在单组分ZnO 上的吸附行为 | 第84-87页 |
4.3.2 噻吩在单组分Ni基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 | 第87-95页 |
4.3.3 噻吩在双组分Ni/ZnO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 | 第95-101页 |
4.3.4 Ni/ZnO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构效关联 | 第101-103页 |
4.3.5 Ni/ZnO的反应吸附脱硫作用机理 | 第103-104页 |
4.4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活性组分分散度对Ni | 第106-119页 |
5.1 前言 | 第10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6-108页 |
5.2.1 实验药品 | 第106页 |
5.2.2 材料制备 | 第106-107页 |
5.2.3 材料表征 | 第107页 |
5.2.4 活性评价 | 第107-10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8页 |
5.3.1 X RD 表征 | 第108-111页 |
5.3.2 TG-DSC-MS表征 | 第111-112页 |
5.3.3 低温N_2 吸附(BET方法) | 第112-114页 |
5.3.4 TEM/EDS表征 | 第114-115页 |
5.3.5 SEM/EDS分析 | 第115-116页 |
5.3.6 TPR分析 | 第116-117页 |
5.3.7 Ni/ZnO吸附剂的脱硫活性评价 | 第117-118页 |
5.4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新型Ni/ZnO吸附剂的设计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 第119-139页 |
6.1 前言 | 第11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19-120页 |
6.2.1 实验药品 | 第119页 |
6.2.2 材料制备 | 第119页 |
6.2.3 材料表征 | 第119-120页 |
6.2.4 活性评价 | 第12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38页 |
6.3.1 Ni/Zn摩尔比影响 | 第120-122页 |
6.3.2 热分解温度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3.3 热分解时间影响 | 第123-124页 |
6.3.4 Al 改性影响 | 第124-129页 |
6.3.5 吸附剂的设计制备及其脱硫性能 | 第129-138页 |
6.4 小结 | 第138-139页 |
结论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