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化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热解吸/催化化学发光有毒气体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有毒气体检测方法研究概况第13-15页
    1.3 催化化学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构造和发光机理第15-17页
        1.3.1 催化化学发光气体传感器的构造第15页
        1.3.2 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机理第15-17页
    1.4 催化化学发光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第17-23页
        1.4.1 催化化学发光醇、酮、醛、醚、酯类传感器第18-20页
        1.4.2 催化化学发光CCl_4、C_2H_2Cl_2、CS_2 和H_2S 传感器第20页
        1.4.3 催化化学发光氨及胺类传感器第20-21页
        1.4.4 催化化学发光苯传感器第21页
        1.4.5 分子筛催化化学发光正己烷传感器第21页
        1.4.6 催化化学发光糖类传感器第21页
        1.4.7 纳米催化化学发光阵列传感器第21-22页
        1.4.8 催化化学发光气体传感器分析特性第22-23页
        1.4.9 催化化学发光传感技术发展趋势第2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2章 高灵敏TD/CTL 正己烷气体传感器研究第29-41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0页
        2.2.2 实验装置图第30页
        2.2.3 催化棒的制备第30-31页
        2.2.4 检测方法第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2.3.1 催化材料的选择第31-32页
        2.3.2 催化发光响应曲线第32-33页
        2.3.3 最佳热解吸条件的选择第33-35页
        2.3.4 最佳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5页
        2.3.5 催化发光温度的选择第35页
        2.3.6 载气流速的影响第35-37页
        2.3.7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第37页
        2.3.8 传感器的选择性和使用寿命第37-38页
        2.3.9 样品分析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3章 高灵敏TD/CTL 甲醛气体传感器研究第41-53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3.2.2 实验装置图第42页
        3.2.3 催化棒的制备第42页
        3.2.4 检测方法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3.3.1 催化材料的选择第43-44页
        3.3.2 探索催化剂最佳烧制时间第44页
        3.3.3 最佳热解吸条件的选择第44-45页
        3.3.4 催化发光响应曲线第45页
        3.3.5 最佳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5-47页
        3.3.6 催化发光温度的选择第47页
        3.3.7 载气流速的影响第47-48页
        3.3.8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第48-49页
        3.3.9 传感器选择性和使用寿命第49页
        3.3.10 样品分析第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4章 高选择性TD/CTL 三氯乙烯气体传感器研究第53-63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4页
        4.2.2 实验装置图第54页
        4.2.3 催化棒的制备第54-55页
        4.2.4 检测方法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0页
        4.3.1 催化材料的选择第55页
        4.3.2 催化发光响应曲线第55-56页
        4.3.3 最佳检测波长的选择第56-57页
        4.3.4 催化发光温度的选择第57页
        4.3.5 最佳热解吸条件的选择第57-58页
        4.3.6 工作曲线及检出限第58-59页
        4.3.7 传感器的选择性和使用寿命第59页
        4.3.8 样品分析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5章 传感器阵列系统用于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分子识别和定量分析第63-74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实验部分第63-65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63-64页
        5.2.2 实验装置图第64页
        5.2.3 催化棒的制备第64页
        5.2.4 检测方法第64-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5.3.1 催化发光材料的选择第65页
        5.3.2 催化发光响应曲线第65-67页
        5.3.3 最佳发光波长的选择第67-68页
        5.3.4 催化发光温度的选择第68-70页
        5.3.5 阵列传感系统的分析特性研究第70页
        5.3.6 联立方程式的建立第70-72页
        5.3.7 合成样品分析第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现代技术创新的价值规约
下一篇:Integrated Evaluation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Optimisationin Garmsar Block, I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