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数字智能家居系统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与特色 | 第13-16页 |
·智能家居系统结构 | 第13-14页 |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 | 第14页 |
·智能家居系统特色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智能家居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16-31页 |
·控制器硬件平台 | 第16-19页 |
·控制器处理器选择 | 第16-17页 |
·控制器硬件结构 | 第17-19页 |
·中心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19-30页 |
·操作系统选择 | 第19页 |
·GUI选择 | 第19-21页 |
·嵌入式数据库 | 第21-22页 |
·概要设计 | 第22-25页 |
·模块划分 | 第22-24页 |
·模块协作 | 第24-25页 |
·详细设计 | 第25-30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25-28页 |
·可视对讲模块 | 第28页 |
·报警和家电控制模块 | 第28-29页 |
·信息查询模块 | 第29页 |
·小区服务模块 | 第29页 |
·系统设置模块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智能家居控制器软件系统实现 | 第31-48页 |
·可视对讲功能模块 | 第31-38页 |
·H.264/AVC | 第31页 |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 第31-32页 |
·环形缓冲区 | 第32-36页 |
·FIFO缓冲区结构 | 第33页 |
·判断FIFO缓冲区状态 | 第33-34页 |
·FIFO缓冲区操作函数 | 第34-36页 |
·H.264接收与解码 | 第36-38页 |
·报警和家电控制模块 | 第38-43页 |
·驱动设备 | 第38-40页 |
·驱动电路 | 第38-39页 |
·驱动实现 | 第39-40页 |
·初始化通信端口 | 第40-41页 |
·协同工作 | 第41-43页 |
·线程通信机制 | 第42页 |
·线程通信 | 第42-43页 |
·系统设置和信息查询模块 | 第43-47页 |
·系统设置 | 第44-47页 |
·信息查询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智能家居控制器安全性提升 | 第48-58页 |
·控制器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操作系统安全性提升 | 第49-57页 |
·Linux安全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第49-51页 |
·安全问题 | 第49页 |
·解决方案 | 第49-51页 |
·控制器Linux系统安全性提升 | 第51-57页 |
·选择LSM | 第51-53页 |
·使用MOTOYO安全模块 | 第53-55页 |
·安装防火墙 | 第55-56页 |
·嵌入式特殊方法 | 第56-57页 |
·应用软件安全性提升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8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附录A 系统运行截图 | 第62-63页 |
附录B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