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11-17页 |
2.1 价值的涵义 | 第11页 |
2.2 价值观的涵义 | 第11-12页 |
2.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涵义 | 第12-13页 |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第13-17页 |
2.4.1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 第13-14页 |
2.4.2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 第14-15页 |
2.4.3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7-31页 |
3.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 第17-21页 |
3.1.1 多元化特点 | 第17-18页 |
3.1.2 波动性特点 | 第18-20页 |
3.1.3 知行脱节特点 | 第20-21页 |
3.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的不良趋向 | 第21-24页 |
3.2.1 轻人生价值,重利益目标 | 第21-22页 |
3.2.2 轻集体观念,重个人价值 | 第22-23页 |
3.2.3 轻奋斗精神,重物质享受 | 第23-24页 |
3.2.4 轻合作要求,重竞争意识 | 第24页 |
3.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 | 第24-31页 |
3.3.1 社会因素 | 第24-26页 |
3.3.2 自身因素 | 第26-27页 |
3.3.3 教育因素 | 第27-31页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路方法 | 第31-41页 |
4.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1-34页 |
4.1.1 正面导向原则 | 第31-32页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2页 |
4.1.3 生活化原则 | 第32-33页 |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3-34页 |
4.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4-37页 |
4.2.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 | 第34-35页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第35-36页 |
4.2.3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 | 第36页 |
4.2.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第36-37页 |
4.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 第37-41页 |
4.3.1 优化媒体效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 第37-38页 |
4.3.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价值观教育载体 | 第38-39页 |
4.3.3 加强养成性教育,拓展价值观教育思路 | 第39页 |
4.3.4 结合社会实践,增强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