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生态用水量计算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生态用水的相关概念 | 第10-14页 |
1.2.1 生态需水的概念与分类 | 第10-12页 |
1.2.2 生态用水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13页 |
1.2.3 生态用水与生态需水的区别和联系 | 第13页 |
1.2.4 城市生态环境用水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 第14-15页 |
1.3.1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2 国内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城市生态用水计算理论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河道内生态用水 | 第15-16页 |
1.4.2 河道外生态用水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哈尔滨市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哈尔滨市现状调查 | 第19-22页 |
2.3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第22-23页 |
2.4 哈尔滨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25页 |
2.5 哈尔滨市污水治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26页 |
2.5.1 哈尔滨市污水治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页 |
2.5.2 哈尔滨市水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哈尔滨市生态用水量计算与分析 | 第28-5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潜在蒸散量模型的修正 | 第28-42页 |
3.2.1 主要的潜在蒸散量模型 | 第28-30页 |
3.2.2 各模型蒸散量计算与的分析 | 第30-36页 |
3.2.3 Hargreaves 模型的校正 | 第36-40页 |
3.2.4 Hargreaves 修正模型的优化 | 第40-42页 |
3.3 哈尔滨市生态用水核算与分析 | 第42-52页 |
3.3.1 非冬季河道内生态用水量核算 | 第42-43页 |
3.3.2 非冬季河道外生态用水量核算 | 第43-50页 |
3.3.3 冬季哈尔滨市生态用水核算 | 第50页 |
3.3.4 哈尔滨市生态用水量分析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哈尔滨市生态需水预测与分析 | 第54-63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哈尔滨市生态建设相关规划 | 第54-55页 |
4.3 哈尔滨市生态需水预测与分析 | 第55-62页 |
4.3.1 生态需水量预测 | 第55-60页 |
4.3.2 生态需水量分析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生态用水保障措施与水资源合理配置 | 第63-70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生态用水保障措施 | 第63-66页 |
5.2.1 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和合理分配生态用水 | 第63页 |
5.2.2 基于节水管理的生态用水保障措施 | 第63-65页 |
5.2.3 强化污水治理的生态用水措施 | 第65-66页 |
5.2.4 合理开发新水源的生态用水保障措施 | 第66页 |
5.3 基于生态用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 第66-68页 |
5.3.1 哈尔滨市供需水预测 | 第66-67页 |
5.3.2 基于生态用水的水资源配置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