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亲子诗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宋代亲子诗的定义与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第二节 宋代亲子诗的文学渊源 | 第10-18页 |
第一章 亲子诗中的情感意蕴 | 第18-45页 |
第一节 喜不自禁:生子为父的欢情 | 第18-28页 |
一、孩子出生时的喜悦 | 第18-22页 |
二、关于新生儿的一些风俗 | 第22-28页 |
第二节 真情流露:父亲笔下孩子的天真之态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天伦之乐: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父子活动 | 第30-36页 |
一、相伴读书 | 第30-31页 |
二、佳节宴饮 | 第31-32页 |
三、儿女生日 | 第32-33页 |
四、游览观胜 | 第33-34页 |
五、诗歌唱和 | 第34-36页 |
第四节 千里婵娟:父子异地的相思之苦 | 第36-41页 |
一、送子赴举 | 第36-38页 |
二、送子为官 | 第38-41页 |
第五节 悲从中来:天人永隔的丧子之痛 | 第41-45页 |
第二章 亲子诗的文学特征 | 第45-53页 |
第一节 亲子诗的抒情特征 | 第45-48页 |
一、直抒胸臆 | 第45-47页 |
二、融情于景于事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亲子诗的叙事特征 | 第48-53页 |
一、叙事性的加强 | 第48-50页 |
二、代言体的出现 | 第50-53页 |
第三章 亲子诗中的家庭教育思想 | 第53-74页 |
第一节 清白传家 不坠家风 | 第53-62页 |
一、敬宗爱祖 | 第53-56页 |
二、修身养性,亲善远恶 | 第56-62页 |
第二节 诗书弦诵 传承家学 | 第62-68页 |
一、读书的态度 | 第64-65页 |
二、诗文法的指点与赞赏 | 第65-68页 |
第三节 亲子诗的教育学价值 | 第68-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