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 | 第12-15页 |
1.1.2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15-16页 |
1.2.2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计算方法 | 第20-36页 |
2.1 原子结构的计算方法 | 第20-28页 |
2.1.1 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CI) | 第20-26页 |
2.1.2 多体微扰方法(MBPT) | 第26-28页 |
2.2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 | 第28-34页 |
2.2.1 R-矩阵方法 | 第28-29页 |
2.2.2 扭曲波独立过程近似法 | 第29-34页 |
2.3 碰撞辐射模型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类铍等电子系离子(Z=10-30)的能级和辐射跃迁速率的理论研究 | 第36-60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计算方法和结果 | 第37-39页 |
3.3 能级比较 | 第39-45页 |
3.3.1 n=2组态能级的比较 | 第39-40页 |
3.3.2 n=3组态能级的比较 | 第40-41页 |
3.3.3 n=4,5组态能级的比较 | 第41-44页 |
3.3.4 MBPT方法的理论值和NIST的实验值的相对差异大于0.1%的能级的比较 | 第44-45页 |
3.3.5 小结 | 第45页 |
3.4 波长比较 | 第45-49页 |
3.4.1 n=2组态能级之间跃迁的波长比较 | 第45-47页 |
3.4.2 n=3,4,5组态能级之间以及n=3,4,5和n=2组态能级之间的跃迁的波长比较 | 第47-49页 |
3.5 辐射跃迁速率的比较 | 第49-54页 |
3.5.1 E1跃迁辐射跃迁速率的比较 | 第49-52页 |
3.5.2 M1,E2和M2跃迁辐射跃迁速率的比较 | 第52-53页 |
3.5.3 小结 | 第53-54页 |
3.6 寿命比较 | 第54-58页 |
3.6.1 实验值和理论值的比较 | 第55-56页 |
3.6.2 本工作MBPT方法的寿命和MCDHF方法的寿命的比较和讨论 | 第56-58页 |
3.6.3 小结 | 第58页 |
3.7 结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类氖硒离子的电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60-78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能级和辐射跃迁速率 | 第61-66页 |
4.2.1 组态相互作用对能级和辐射跃迁速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4.2.2 辐射跃迁速率比较 | 第65-66页 |
4.3 直接激发 | 第66-69页 |
4.4 共振激发 | 第69-74页 |
4.4.1 辐射损失对共振激发速率系数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2 辐射损失对总的激发速率系数的影响 | 第71-72页 |
4.4.3 2l~63l'3l"n"'l"'(3≤n"'≤6)组态系列的共振激发过程对总的激发速率系数的贡献 | 第72-73页 |
4.4.4 共振激发对总的激发速率系数的贡献 | 第73-74页 |
4.5 总的有效碰撞强度 | 第74页 |
4.6 本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比较 | 第74-76页 |
4.7 结论 | 第76-78页 |
第五章 R-矩阵方法和扭曲波独立过程近似方法的电子碰撞激发的对比研究 | 第78-90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计算方法和结果 | 第79-82页 |
5.3 比较和讨论 | 第82-89页 |
5.3.1 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DRM和IPIRDW方法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第82-84页 |
5.3.2 基态和3s3p~4组态之间的跃迁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第84页 |
5.3.3 基态和3s~23p~23d组态之间的跃迁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第84-86页 |
5.3.4 两种方法的总的有效碰撞强度的比较和讨论 | 第86-87页 |
5.3.5 共振激发过程的增强效应 | 第87页 |
5.3.6 两种方法的线强比的比较和讨论 | 第87-89页 |
5.4 结论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类磷镍离子的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 第90-100页 |
6.1 引言 | 第90-91页 |
6.2 能级 | 第91-92页 |
6.3 辐射跃迁速率 | 第92-94页 |
6.4 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 | 第94-98页 |
6.4.1 直接激发 | 第94-95页 |
6.4.2 共振激发 | 第95-96页 |
6.4.3 总的有效碰撞强度 | 第96-98页 |
6.5 能级布居和线强 | 第98-99页 |
6.6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6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与已投稿论文目录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