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放大技术、放大器论文--放大技术论文--增益放大论文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增益特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2 光纤参量放大及其研究进展第16-20页
        1.2.1 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第16页
        1.2.2 光纤参量放大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1.3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的研究动态与动机第20-23页
        1.3.1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2 拟定的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光波调控技术的研究方向第22-23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3-25页
第2章 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理论基础第25-46页
    2.1 四波混频第25-27页
    2.2 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模型和增益特性第27-34页
        2.2.1 理论模型第27-29页
        2.2.2 增益特性第29-34页
    2.3 单泵浦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模型和增益特性第34-40页
        2.3.1 理论模型第34-36页
        2.3.2 增益特性第36-40页
    2.4 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基本实验系统简介第40-43页
        2.4.1 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实验第40-42页
        2.4.2 单泵浦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实验第42-43页
    2.5 数值算法第43-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理论研究第46-60页
    3.1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方案第46-47页
    3.2 基于光波调控技术的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理论分析第47-58页
        3.2.1 不考虑泵浦消耗时的理论推导第47-56页
        3.2.2 结果分析第56-58页
    3.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光纤级联对系统增益的影响研究第60-75页
    4.1 光纤级联的出发点第60-61页
    4.2 高非线性光纤与标准单模光纤级联的方案第61-64页
    4.3 双泵浦FOPA结构时级联对系统增益的影响第64-66页
        4.3.1 双泵浦的级联方案第64-65页
        4.3.2 双泵浦级联系统的分析与对比第65-66页
    4.4 单泵浦FOPA结构时级联对系统增益的影响第66-71页
        4.4.1 单泵浦的级联方案第66-67页
        4.4.2 单泵浦级联系统的分析与对比第67-71页
    4.5 单泵浦FOPA时级联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1-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控制泵浦光相位的增益影响特性第75-89页
    5.1 光纤BRAGG光栅的理论模型与特征第75-80页
        5.1.1 均匀Bragg光栅理论模型与传输特性第76-78页
        5.1.2 相移光栅的理论模型与传输特性第78-80页
    5.2 泵浦光相位控制的方案及特性第80-88页
        5.2.1 系统方案第80-85页
        5.2.2 系统的增益谱特性第85-88页
    5.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调节闲频光优化光纤参量放大系统增益的研究第89-114页
    6.1 调节闲频光优化光纤参量放大系统增益的方案第89-90页
    6.2 引入光滤波器过滤闲频光及其对增益的影响第90-94页
    6.3 采用相移光栅对闲频光进行相移和反射的双泵浦FOPA增益影响第94-101页
        6.3.1 采用相移光栅调节闲频光的双泵浦FOPA系统方案第94-95页
        6.3.2 双泵浦FOPA时调控闲频光的相移光栅的传输特性第95-96页
        6.3.3 引入相移光栅对双泵浦FOPA的信号光增益的提高第96-101页
    6.4 采用相移光栅调节闲频光对单泵浦FOPA的增益影响第101-107页
        6.4.1 采用相移光栅调节闲频光的单泵浦FOPA系统方案第101-102页
        6.4.2 单泵浦FOPA时调控闲频光的相移光栅的光谱特性第102-103页
        6.4.3 引入相移光栅对单泵浦光纤参量放大过程的信号光增益的提高第103-107页
    6.5 采用BRAGG光栅调节闲频光的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07-112页
        6.5.1 采用均匀Bragg光栅调节闲频光的实验方案第107-109页
        6.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9-112页
    6.6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结论与展望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30-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奇异跳变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Shugoshin1对牛卵母细胞成熟、早期胚胎发育及体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