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性态变化的早期混凝土多场耦合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早期混凝土徐变模拟研究 | 第11-12页 |
1.2.2 早期混凝土湿度场及干缩变形研究 | 第12-14页 |
1.2.3 早期混凝土性态研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ABAQUS 及其二次开发 | 第18-33页 |
2.1 ABAQUS 介绍 | 第18-23页 |
2.1.1 ABAQUS 求解过程 | 第19-20页 |
2.1.2 ABAQUS 非线性求解 | 第20-23页 |
2.1.3 ABAQUS 二次开发 | 第23页 |
2.2 ABAQUS 二次开发接口 | 第23-28页 |
2.2.1 UMATHT 用户子程序 | 第24-25页 |
2.2.2 FILM 用户子程序 | 第25-26页 |
2.2.3 UMAT 用户子程序 | 第26-28页 |
2.2.4 实用程序 SPRINC | 第28页 |
2.3 二次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8-30页 |
2.4 用户子程序的调用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早期混凝土有限元计算理论 | 第33-55页 |
3.1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34-42页 |
3.1.1 水化热 | 第34页 |
3.1.2 等效龄期成熟度 | 第34-36页 |
3.1.3 水化度 | 第36-37页 |
3.1.4 基于水化度的混凝土热学性能参数 | 第37-38页 |
3.1.5 热传导方程 | 第38-40页 |
3.1.6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0-42页 |
3.2 湿度场计算理论 | 第42-47页 |
3.2.1 控制方程 | 第43页 |
3.2.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43-45页 |
3.2.3 湿度场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3.2.4 湿度场与温度场关系对比 | 第46-47页 |
3.3 应力场计算基本理论 | 第47-54页 |
3.3.1 早期混凝土力学参数 | 第47-49页 |
3.3.2 线性徐变理论 | 第49-50页 |
3.3.3 DPL 徐变模型 | 第50-52页 |
3.3.4 收缩变形与收缩应力 | 第52-54页 |
3.3.5 开裂风险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子程序开发及其验证 | 第55-71页 |
4.1 子程序开发 | 第55-63页 |
4.1.1 温度场子程序 | 第55-58页 |
4.1.2 湿度场子程序开发 | 第58页 |
4.1.3 粘弹性徐变子程序 | 第58-63页 |
4.2 子程序调试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 第63-64页 |
4.3 算例验证 | 第64-70页 |
4.3.1 算例一:绝热温升 | 第64-65页 |
4.3.2 算例二:实际温度场模拟 | 第65-68页 |
4.3.3 算例三:单轴压缩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早期混凝土温度场精确模拟及湿度场模拟 | 第71-84页 |
5.1 不同温度场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第71-78页 |
5.1.1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5.1.2 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 第76-78页 |
5.2 早期混凝土湿度场模拟的实现 | 第78-82页 |
5.2.1 计算条件 | 第78-80页 |
5.2.2 湿度场模拟结果 | 第80-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早期混凝土多场耦合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 第84-103页 |
6.1 多场耦合说明 | 第84-85页 |
6.2 工程实例 | 第85-99页 |
6.2.1 有限元计算条件 | 第86-87页 |
6.2.2 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87-91页 |
6.2.3 湿度场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6.2.4 应力场结果分析 | 第94-99页 |
6.3 早期混凝土抗裂措施 | 第99-10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7.1 结论 | 第103-104页 |
7.2 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