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审美之“韵”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目录 | 第4-5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第一章 “韵”基本内涵探究 | 第7-11页 |
| 1.1 韵的“词源学”考察 | 第7-9页 |
| 1.2 韵的字义探究 | 第9-11页 |
| 第二章 “韵”的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 2.1 “韵”的萌发与开端——东汉时期 | 第11页 |
| 2.2 “韵”的博兴与实践——魏晋南北朝 | 第11-12页 |
| 2.3 “韵”的演进与深化——唐代 | 第12-13页 |
| 2.4 “韵”的独立与全兴——宋代 | 第13-14页 |
| 2.5 “韵”的总结与积淀——明清时期 | 第14页 |
| 第三章 “韵”审美意蕴的具体体现 | 第14-38页 |
| 3.1 人之韵 | 第14-17页 |
| 3.1.1 个性之韵 | 第14-15页 |
| 3.1.2 生命之韵 | 第15-16页 |
| 3.1.3 生存之韵 | 第16-17页 |
| 3.2 山水之韵 | 第17-21页 |
| 3.2.1 向往平淡之韵——魏晋 | 第17-19页 |
| 3.2.2 寄情山水之韵——店宋 | 第19-20页 |
| 3.2.3 崇尚适性之韵——明清 | 第20-21页 |
| 3.3 书画之韵 | 第21-26页 |
| 3.3.1 气韵生动——画之韵 | 第21-23页 |
| 3.3.2 萧散简远——书法之韵 | 第23-26页 |
| 3.4 诗学之韵 | 第26-38页 |
| 3.4.1 声色之韵 | 第26-28页 |
| 3.4.2 余意之韵 | 第28-34页 |
| 3.4.3 清远之韵 | 第34-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