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银行业务论文--银行会计论文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研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规范的历史回顾第20-25页
    2.1 1988 年至 2000 年初步设立第20-21页
    2.2 2001 年至 2005 年重大改革第21-22页
    2.3 2006 年至今进一步完善第22-25页
        2.3.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第22-23页
        2.3.2 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第23-25页
3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分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第25-40页
    3.1 计提披露内容比较第26-27页
    3.2 计提方法比较第27-33页
    3.3 计提金额比较第33-40页
        3.3.1 不良贷款率分析第34-35页
        3.3.2 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分析第35-37页
        3.3.3 单项计提与组合计提分析第37-38页
        3.3.4 贷款迁徙率分析第38-40页
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存在的问题第40-45页
    4.1 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第40-41页
    4.2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不统一第41-42页
    4.3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程度不充分第42页
    4.4 难以协调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存在的冲突第42-44页
    4.5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主观性较强第44-45页
5 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建议第45-51页
    5.1 加强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信息披露第45-46页
    5.2 坚持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第46-47页
    5.3 协调会计与监管之间的冲突第47-48页
    5.4 细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统一组合评估计提方法第48-51页
6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展览项目服务流程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