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年金内涵以及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2.1 我国企业年金的内涵 | 第11页 |
2.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2.3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基本制度 | 第14-18页 |
3.1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模式 | 第14页 |
3.2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主体 | 第14-15页 |
3.3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工具 | 第15-17页 |
3.3.1 金融工具 | 第15-16页 |
3.3.2 实物工具 | 第16-17页 |
3.4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管理流程 | 第17-18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4.1. 企业年金相关法律制度操作性不强 | 第18-19页 |
4.1.1 法律制度规定过于笼统 | 第18页 |
4.1.2 法律制度面临适用障碍 | 第18页 |
4.1.3 税法支持力度弱 | 第18-19页 |
4.2 企业年金运营投资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 | 第19页 |
4.2.1 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狭窄 | 第19页 |
4.2.2 资本市场运作不规范 | 第19页 |
4.3 企业年金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有待加强 | 第19-20页 |
4.3.1 监督管理的法律效力低 | 第19-20页 |
4.3.2 政府监管主体之间协调机制尚未理顺 | 第20页 |
4.3.3 监管技术落后 | 第20页 |
4.4 企业年金具体投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4.4.1 投资工具少 | 第20-21页 |
4.4.2 投资运营缺乏风险防范管理 | 第21页 |
4.4.3 投资运营过程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 第21-22页 |
4.4.4 投资运营机构专业素质不足 | 第22页 |
4.5 企业年金发展的中介配套机制不健全 | 第22-24页 |
4.5.1 企业年金中介机构数量少 | 第22-23页 |
4.5.2 企业年金中介机构专业素质低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的对策 | 第24-38页 |
5.1 加强企业年金法律制度建设 | 第24-26页 |
5.1.1 构建整体法律框架 | 第24页 |
5.1.2 单独立法与整体立法有机协调 | 第24-25页 |
5.1.3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 第25-26页 |
5.2 推进企业年金投资运营机制改革 | 第26-27页 |
5.2.1 大力采用“渐进信托”投资运营模式 | 第26页 |
5.2.2 强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26-27页 |
5.3 优化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环节 | 第27-34页 |
5.3.1 拓宽与创新投资渠道 | 第27-30页 |
5.3.2 构建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 第30-32页 |
5.3.3 加大投资运营过程的信息披露 | 第32-33页 |
5.3.4 加强投资运营机构建设 | 第33-34页 |
5.4 实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多重监管 | 第34-37页 |
5.4.1 政府牵头主导监管 | 第34-36页 |
5.4.2 投资主体内部协同监管 | 第36页 |
5.4.3 外部社会配合监管 | 第36-37页 |
5.5 完善企业年金的中介配套机构建设 | 第37-38页 |
5.5.1 大力培育中介机构组织 | 第37页 |
5.5.2 积极推进中介机构市场化改革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