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儿女英雄传》满族民俗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章 《儿女英雄传》中汉军旗人家庭的组成和基本礼俗第11-35页
    第一节 《儿女英雄传》中的女性和家奴第11-17页
        一、安家家庭中的女性第11-15页
        二、安家的家奴第15-17页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族婚俗第17-25页
        一、通媒、相看第18-19页
        二、订婚第19-21页
        三、备婚第21-22页
        四、完婚第22-24页
        五、婚后第24-25页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族丧俗第25-30页
        一、停床、入殓第27-28页
        二、哭丧第28-29页
        三、出殡第29页
        四、服丧第29-30页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家庭称谓第30-33页
        一、爷第30-31页
        二、太太第31页
        三、奶奶第31-32页
        四、格格、妞妞第32页
        五、阿哥第32-33页
        六、外外第33页
        七、嬷嬷、嬷嬷爹第33页
    第五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族其他日常礼节第33-35页
        一、请安第33-34页
        二、摸鬓角礼第34-35页
第二章 《儿女英雄传》中满族生活习俗第35-56页
    第一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族服饰第35-42页
        一、发型发饰第36-38页
        二、旗袍马褂第38-39页
        三、靴子旗鞋第39-41页
        四、配饰第41-42页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满族饮食文化第42-49页
        一、《儿女英雄传》中提及的满族饮食种类第44-47页
        二、其他饮食习惯第47-49页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满族寝居习俗第49-52页
        一、起居的建造特点第50-52页
        二、室内陈设第52页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满族出行工具第52-56页
        一、骑马、骑驴第53-54页
        二、轿车第54-56页
第三章 《儿女英雄传》中汉军旗人的语言习俗第56-68页
    第一节 《儿女英雄传》中出现的日常称谓第58-61页
        一、人名称谓第58-60页
        二、主仆称谓第60-61页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中涉及的职官称谓第61-62页
        一、苏拉、章京第61页
        二、包衣按班第61-62页
        三、阿达哈哈番、梅楞章京第62页
        四、乌里雅苏台第62页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中体现的满式语音特点第62-63页
        一、轻声词第62页
        二、儿化韵第62-63页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语借词的词类划分和使用情况第63-66页
        一、名词第63-64页
        二、动词第64-65页
        三、形容词第65页
        四、副词第65页
        五、代词第65-66页
        六、象声词第66页
    第五节 《儿女英雄传》中满语中句子的结构特点第66-68页
        一、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一般放句末第66页
        二、陈述句中的动词一般放句末第66页
        三、动词后面喜欢加“个”字第66-67页
        四、句尾喜用“来着”二字第67-68页
第四章 《儿女英雄传》满族民俗描写的文化意义第68-76页
    第一节 《儿女英雄传》体现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第68-70页
        一、家庭习俗相互交融第69-70页
        二、语言相互交融第70页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满族民俗描写的文献价值第70-72页
        一、满族生活的真实写照第70-71页
        二、充满了时代生活的细节第71-72页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满族民俗描写的文学价值第72-76页
        一、创作主旨第72-73页
        二、人物形象和语言第73-74页
        三、特色社会环境第74-76页
结语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活动在印尼初级汉语课中的可行性探索
下一篇:身份和解放--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理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