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预付卡业务规制法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第2章 预付卡业务的理论基础及风险分析第12-19页
    2.1 预付卡的界定分类及法律特征第12-14页
        2.1.1 预付卡的界定第12页
        2.1.2 预付卡的分类第12-13页
        2.1.3 预付卡的法律特征第13-14页
    2.2 预付卡业务模式及所涉法律关系第14-16页
        2.2.1 预付卡业务模式第14页
        2.2.2 预付卡各业务模式下的法律关系第14-16页
    2.3 预付卡业务引发的风险第16-19页
        2.3.1 消费者权益损害风险第16-17页
        2.3.2 金融风险第17页
        2.3.3 税收管理方面的风险第17-18页
        2.3.4 引发腐败的风险第18-19页
第3章 域外预付卡业务监管的实践及启示第19-25页
    3.1 美国预付卡业务监管实践第19-20页
        3.1.1 存款保险制度第19页
        3.1.2 用户权利保护制度第19页
        3.1.3 无主财产制度第19-20页
        3.1.4 资金划拨制度第20页
    3.2 日本预付式法律证票监管实践第20-22页
        3.2.1 发行主体登记和申报制度第20-21页
        3.2.2 地位继承制度第21页
        3.2.3 保证金烘托制度第21-22页
        3.2.4 监督检查制度第22页
        3.2.5 发行协会制度第22页
    3.3 欧盟预付卡业务的监管实践第22-23页
        3.3.1 市场准入制度和登记申报制度第23页
        3.3.2 用户资金保障制度第23页
    3.4 域外预付卡业务监管实践的启示第23-25页
第4章 我国预付卡业务规制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第25-42页
    4.1 我国预付卡业务规制的现状第25-32页
        4.1.1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第26-28页
        4.1.2 《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8-30页
        4.1.3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30-32页
    4.2 预付卡业务风险规制存在的问题第32-37页
        4.2.1 预付卡业务风险规制过程中法治理念缺失第32页
        4.2.2 应受调整的预付卡的范围不完整第32-33页
        4.2.3 预付资金管理制度缺陷第33-35页
        4.2.4 审慎发行制度缺陷第35-36页
        4.2.5 发行者地位继承制度缺陷第36页
        4.2.6 预付卡残值处理制度缺失第36-37页
        4.2.7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有待完善第37页
    4.3 我国预付卡业务规制法律完善建议第37-42页
        4.3.1 改变立法理念,完善立法体系第37-38页
        4.3.2 预付卡的监管范围完善建议第38页
        4.3.3 预付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建议第38-39页
        4.3.4 审慎发行制度完善建议第39-40页
        4.3.5 发行者地位继承制度的完善建议第40页
        4.3.6 预付卡残值处理制度完善第40页
        4.3.7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有待完善第40-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证成--公司章程限制语境下的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