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电压波动与闪变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电压波动与闪变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2.1 定义与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2.1.1 电压波动的定义 | 第17-19页 |
2.1.2 电压闪变 | 第19-20页 |
2.2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特征量 | 第20-28页 |
2.2.1 闪变觉察率F(%)和瞬时闪变视感度S(t) | 第20-23页 |
2.2.2 视感度系数K(f) | 第23-24页 |
2.2.3 灯-眼-脑坏节的传递函数 | 第24-25页 |
2.2.4 短时间闪变水平值P_(st) | 第25-27页 |
2.2.5 长时间闪变水平值P_(lt)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检测方法分析 | 第29-41页 |
3.1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数学模型 | 第29页 |
3.2 电压波动检测方法分析 | 第29-35页 |
3.2.1 平方检波法 | 第29-30页 |
3.2.2 整流检波法 | 第30页 |
3.2.3 有效值检波法 | 第30-32页 |
3.2.4 小波变换同步检波法 | 第32页 |
3.2.5 Hilbert变换检波法 | 第32-33页 |
3.2.6 Teager能量算子检测法 | 第33-35页 |
3.3 四种不同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35-39页 |
3.3.1 仅含有一个频率调幅波时不同算法的仿真 | 第35-38页 |
3.3.2 含有多个频率调幅波时不同方法的仿真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IEC推荐的闪变仪 | 第41-51页 |
4.1 IEC推荐闪变仪的原理 | 第41-42页 |
4.2 IEC闪变仪的模拟系统仿真 | 第42-45页 |
4.2.1 仿真结果 | 第43-45页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页 |
4.3 IEC闪变仪的数字系统仿真 | 第45-48页 |
4.3.1 模拟一数字滤波器的转换方法 | 第45-47页 |
4.3.2 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页 |
4.4 短时闪变严重度的计算方法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抑制 | 第51-71页 |
5.1 抑制闪变的措施 | 第51-59页 |
5.1.1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第51-52页 |
5.1.2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 第52页 |
5.1.3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 第52-53页 |
5.1.4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 第53-56页 |
5.1.5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 | 第56-59页 |
5.2 仿真 | 第59-70页 |
5.2.1 STATCOM仿真 | 第59-64页 |
5.2.2 UPQC仿真 | 第64-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