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我国输电线路的舞动发生情况 | 第13页 |
1.3 国内外有关导线舞动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导线舞动的机理 | 第16-22页 |
2.1 导线的振动 | 第16-17页 |
2.1.1 振动的相关概念 | 第16页 |
2.1.2 输电导线振动的几种形式 | 第16-17页 |
2.2 输电导线舞动的概念及形态 | 第17-18页 |
2.3 导线舞动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3.1 Den Hartog(邓哈托)垂直舞动理论 | 第18页 |
2.3.2 O.Nigol(尼格尔)扭转舞动理论 | 第18页 |
2.3.3 低阻尼系统共振舞动机理 | 第18-19页 |
2.3.4 动力稳定性舞动理论 | 第19页 |
2.4 导线舞动的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4.1 单自由度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4.2 三自由度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胜利油田河口电网舞动原因分析 | 第22-38页 |
3.1 舞动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 | 第22页 |
3.2 舞动区域的气象情况 | 第22-27页 |
3.2.1 气象站和气象参数 | 第22-24页 |
3.2.2 气象数据分析 | 第24-27页 |
3.3 从影响导线舞动的要素分析 | 第27-38页 |
3.3.1 两次舞动灾害时电网事故情况 | 第27-32页 |
3.3.2 导线非对称履冰 | 第32页 |
3.3.3 风激励 | 第32-33页 |
3.3.4 舞动线路的相关参数 | 第33-38页 |
第四章 胜利油田河口电网防舞治理情况 | 第38-50页 |
4.1 防舞治理的原则和思路 | 第38-39页 |
4.2 防舞治理的具体措施 | 第39-49页 |
4.2.1 防舞治舞方案的制定 | 第39-40页 |
4.2.2 防舞装置的选择 | 第40-44页 |
4.2.3 防舞措施的具体实施 | 第44-49页 |
4.3 防舞治理取得的效果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治理舞动的综合措施 | 第50-64页 |
5.1 电网架设规划设计阶段 | 第50-52页 |
5.1.1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5.1.2 规划设计阶段的应对措施 | 第50-51页 |
5.1.3 制订相关标准和规范 | 第51-52页 |
5.2 电网运行的维护管理阶段 | 第52-55页 |
5.2.1 建立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 | 第52-54页 |
5.2.2 使用新型防履冰涂料 | 第54-55页 |
5.3 电网抗灾的抢修恢复阶段 | 第55-64页 |
5.3.1 建立防舞应急处理机制 | 第55页 |
5.3.2 常用的融冰、除冰的技术措施 | 第55-6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