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控加工系统的切削仿真及加工结果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3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 | 第16-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1 虚拟数控系统 | 第18-19页 |
1.4.2 三维模型的实时绘制 | 第19-20页 |
1.4.3 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测 | 第20页 |
1.4.4 三维模型的相似性评价 | 第20-21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工件模型的描述与绘制 | 第23-32页 |
2.1 模型描述 | 第23-26页 |
2.1.1 描述方法的选取 | 第23-24页 |
2.1.2 参数化的顶点网格模型 | 第24-25页 |
2.1.3 顶点网格模型部分区域简化 | 第25-26页 |
2.2 模型绘制 | 第26-29页 |
2.2.1 基于三角面片顶点网格的绘制方法 | 第26-27页 |
2.2.2 基于三角面片顶点网格的自加速绘制算法 | 第27-29页 |
2.3 模型存储与读取 | 第29-31页 |
2.3.1 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2.3.2 模型的XML文件存储格式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加工仿真中的切削实现 | 第32-45页 |
3.1 机床几何建模及其骨架结构 | 第32-37页 |
3.1.1 几何建模的流程和原则 | 第32-34页 |
3.1.2 模型结构和总体装配 | 第34-36页 |
3.1.3 骨架结构调整及系统调用 | 第36-37页 |
3.2 刀具几何建模及其包围盒 | 第37-39页 |
3.2.1 几何建模的要求 | 第37-38页 |
3.2.2 参数信息的描述 | 第38-39页 |
3.2.3 切削区域包围盒的建立 | 第39页 |
3.3 切削过程的判断处理 | 第39-44页 |
3.3.1 系统空间坐标系 | 第39-41页 |
3.3.2 切削算法描述 | 第41-44页 |
3.3.3 切削过程的精度优化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加工结果的评价方法研究 | 第45-61页 |
4.1 结果评价问题 | 第45-48页 |
4.1.1 评价内容 | 第45-46页 |
4.1.2 关键问题 | 第46-48页 |
4.1.3 基本思路 | 第48页 |
4.2 基于特征提取的结果评价方法 | 第48-59页 |
4.2.1 建立层次结构图 | 第48-50页 |
4.2.2 获取特征信息 | 第50-55页 |
4.2.3 匹配计算 | 第55-58页 |
4.2.4 方法描述 | 第58-59页 |
4.3 经验评价准则 | 第59-60页 |
4.3.1 铣床工件模型的经验评价准则 | 第59页 |
4.3.2 车床工件模型的经验评价准则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验验证 | 第61-74页 |
5.1 原型系统 | 第61-64页 |
5.1.1 系统的整体框架 | 第61-62页 |
5.1.2 系统的界面设计与功能模块 | 第62-64页 |
5.2 模型绘制的速度和资源占用率实验 | 第64-68页 |
5.2.1 铣床工件模型绘制实验 | 第64-66页 |
5.2.2 车床工件模型绘制实验 | 第66-67页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5.3 切削判断处理的正确性实验 | 第68-71页 |
5.3.1 铣床切削加工实验 | 第68-69页 |
5.3.2 车床切削加工实验 | 第69-70页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5.4 加工结果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实验 | 第71-73页 |
5.4.1 铣床加工结果评价实验 | 第71-72页 |
5.4.2 车床加工结果评价实验 | 第72页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