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物的微波法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论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1页
    1.1 引言第14-19页
    1.2 二次电池简介第19-3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第19-20页
        1.2.2 钠离子电池第20-34页
            1.2.2.1 钠离子电池研究背景第20-22页
            1.2.2.2 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第22-34页
                1.2.2.2.1 正极材料第22-24页
                1.2.2.2.2 负极材料第24-30页
                1.2.2.2.3 电解液及添加剂第30-34页
                1.2.2.2.4 粘结剂第34页
    1.3 石墨烯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34-35页
    1.4 微波法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第35-37页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内容安排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51页
第二章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第51-76页
    2.1 引言第51-52页
    2.2 实验过程第52-55页
        2.2.1 氧化石墨合成第52页
        2.2.2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合成第52-53页
        2.2.3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第53页
        2.2.4 材料表征第53-54页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4-55页
    2.3 材料形貌与结构分析第55-62页
        2.3.1 RGO形貌与结构第55-57页
        2.3.2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57-6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2.4.1 微波法制备RGO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第62-63页
        2.4.2 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第63-67页
            2.4.2.1 热处理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第64-65页
            2.4.2.2 充放电电压窗口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第65-66页
            2.4.2.3 电解液FEC添加剂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第66-67页
        2.4.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7-72页
    2.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第三章 硫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第76-98页
    3.1 引言第76-77页
    3.2 实验过程第77-78页
        3.2.1 硫化镍-石墨烯复合材料合成第77页
        3.2.2 样品表征第77-78页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8页
    3.3 样品形貌与结构分析第78-8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83-94页
        3.4.1 热处理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第84-85页
        3.4.2 不同粘结剂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第85-86页
        3.4.3 电解液添加剂FEC对钠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3.4.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87-94页
    3.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第四章 硫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第98-113页
    4.1 引言第98-99页
    4.2 实验过程第99-100页
        4.2.1 硫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99页
        4.2.2 材料表征第99-100页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00页
    4.3 样品形貌与结构分析第100-10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105-110页
    4.5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五章 硫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波法合成及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第113-134页
    5.1 引言第113-114页
    5.2 实验过程第114-115页
        5.2.1 硫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14页
        5.2.2 材料表征第114-115页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15页
    5.3 样品形貌与结构分析第115-120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120-129页
        5.5.1 常规碳酸酯类电解液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20-121页
        5.5.2 醚类电解液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21-122页
        5.5.3 截止电压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22-124页
        5.5.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124-129页
    5.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4-137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134-136页
    6.2 今后工作展望第136-137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状况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率Cu2ZnSnS4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共沉积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汽车电磁兼容中线束串扰及其统计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