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56页 |
第一节 有机硫化物特性 | 第13-22页 |
1.1 含量丰富、普遍存在 | 第13页 |
1.2 氧化态多样化 | 第13-15页 |
1.3 反应类型多样化 | 第15-16页 |
1.4 应用多样化 | 第16-22页 |
第二节 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2-51页 |
2.1 有机硫源参与的转化 | 第22-43页 |
2.2 无机硫源参与的转化 | 第43-51页 |
第三节 亚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51-55页 |
3.1 氧化 | 第51-52页 |
3.2 亲电亚砜衍生物参与的取代反应 | 第52页 |
3.3 亲核亚砜衍生物参与的反应 | 第52-55页 |
第四节 课题提出 | 第55-56页 |
第二章 硫代硫酸盐参与的芳胺及其衍生物的硫醚化反应研究 | 第56-96页 |
第一节 由芳胺及其衍生物制备硫醚的重要性 | 第56-58页 |
第二节 芳胺参与的硫原子转移反应研究 | 第58-69页 |
第三节 芳香三氮烯参与的水相硫原子转移反应研究 | 第69-79页 |
第四节 芳基重氮盐参与的可见光催化硫醚化反应研究 | 第79-95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三章 硫代硫酸盐参与的芳基碘盐的可见光催化调控亚砜化、硫醚化反应研究 | 第96-107页 |
第一节 可调控亚砜化、硫醚化研究的重要性 | 第96-98页 |
第二节 光催化串联亚砜化、可调控硫醚化反应研究 | 第98-10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全文总结 | 第107-109页 |
附录 | 第109-111页 |
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 第111-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122-231页 |
第—节 实验通则 | 第122-123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23-228页 |
第三节 单晶数据 | 第228-231页 |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231-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235-246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目录 | 第246-248页 |
致谢 | 第248-2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