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21-2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4-56页 |
1.1 流感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 | 第24-26页 |
1.2 甲型流感病毒概述 | 第26-40页 |
1.2.1 流感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 第26-27页 |
1.2.2 甲型流感病毒的形态及基因组成 | 第27-31页 |
1.2.3 甲型流感病毒主要抗原及其特点 | 第31-33页 |
1.2.4 甲型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 | 第33-34页 |
1.2.5 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周期 | 第34-35页 |
1.2.6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第35-37页 |
1.2.7 甲型流感病毒的检测 | 第37-38页 |
1.2.8 甲型流感病毒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 第38-40页 |
1.3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第40-53页 |
1.3.1 IgY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41-43页 |
1.3.2 IgY的稳定性研究 | 第43-44页 |
1.3.3 IgY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第44-46页 |
1.3.4 IgY的应用 | 第46-53页 |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53-56页 |
第二章 抗甲型流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第56-79页 |
2.1 前言 | 第56-57页 |
2.2 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2.4 实验动物 | 第58-59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59-68页 |
2.5.1 实验溶液配制 | 第59-60页 |
2.5.2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培养与鉴定 | 第60-61页 |
2.5.3 抗原制备及动物免疫 | 第61-62页 |
2.5.4 IgY提取与纯化 | 第62-63页 |
2.5.5 SDS-PAGE | 第63-65页 |
2.5.6 IgY蛋白含量测定 | 第65-66页 |
2.5.7 抗体效价检测 | 第66-67页 |
2.5.8 IgY特异性检测 | 第67-68页 |
2.5.9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68页 |
2.6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2.6.1 病毒的培养与鉴定 | 第68-69页 |
2.6.2 IgY产率 | 第69页 |
2.6.3 分离纯化各部分纯度分析 | 第69-70页 |
2.6.4 IgY蛋白含量测定 | 第70-71页 |
2.6.5 抗体效价随时间的变化 | 第71-73页 |
2.6.6 IgY特异性检测结果 | 第73-76页 |
2.7 讨论 | 第76-77页 |
2.7.1 IgY特点及其与血清抗体之间的关系 | 第76页 |
2.7.2 IgY的分离纯化 | 第76-7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三章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卵黄抗体的活性评价 | 第79-99页 |
3.1 前言 | 第79-80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80-81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80-8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8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81-88页 |
3.3.1 琼脂扩散试验 | 第81-82页 |
3.3.2 免疫荧光实验 | 第82页 |
3.3.3 免疫印迹试验 | 第82页 |
3.3.4 血凝抑制试验 | 第82-83页 |
3.3.5 抗H732 IgY对MDCK细胞毒性测定 | 第83-84页 |
3.3.6 抗H732 IgY体外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评价 | 第84-87页 |
3.3.7 抗H732 IgY稳定性试验 | 第87-88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88-96页 |
3.4.1 抗H732 IgY对病毒的免疫沉淀作用 | 第88页 |
3.4.2 抗H732 IgY免疫荧光检测 | 第88-89页 |
3.4.3 抗H732 IgY对病毒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作用 | 第89-90页 |
3.4.4 抗H732 IgY的血凝抑制作用 | 第90-91页 |
3.4.5 对MDCK细胞最大无毒浓度 | 第91页 |
3.4.6 不同添加方式的空斑减数率 | 第91-93页 |
3.4.7 抗H732 IgY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93-96页 |
3.5 讨论 | 第96-9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四章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卵黄抗体小鼠体内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 第99-122页 |
4.1 前言 | 第99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99-100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99-10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10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100-106页 |
4.3.1 H732病毒感染BALB/C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LD50) | 第100-101页 |
4.3.2 抗H732 IgY对H732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 第101-103页 |
4.3.3 抗H732 IgY对H732感染小鼠肺损伤及病毒增殖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9页 |
4.4.1 H732病毒毒力的测定 | 第106页 |
4.4.2 抗H732 IgY对H732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 | 第106-112页 |
4.4.3 抗H732 IgY对H732感染小鼠肺损伤及病毒增殖的影响 | 第112-119页 |
4.5 讨论 | 第119-120页 |
4.6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122-137页 |
5.1 前言 | 第122-126页 |
5.1.1 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简介 | 第122页 |
5.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标记免疫分析的原理 | 第122-125页 |
5.1.3 本章技术路线 | 第125-126页 |
5.2 试剂 | 第126-127页 |
5.3 仪器设备 | 第127-128页 |
5.4 实验方法 | 第128-130页 |
5.4.1 溶液的配制及保存 | 第128页 |
5.4.2 金溶胶的制备 | 第128-129页 |
5.4.3 4,4’-联吡啶标记免疫金溶胶的制备 | 第129页 |
5.4.4 用烷基化(APES)处理,醛基化(GA)修饰的固相基底的制备 | 第129-130页 |
5.4.5 基于H1N1流感病毒的“三明治”结构的组装及SERS检测 | 第130页 |
5.5 结果及分析 | 第130-135页 |
5.5.1 金溶胶溶液中金颗粒的电镜检测结果 | 第130-131页 |
5.5.2 紫外光谱表征金溶胶及标记金溶胶特性 | 第131-132页 |
5.5.3 SERS光谱表征4,4’-联吡啶标记量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5.5.4 抗H732 IgY标记免疫金溶胶的SERS光谱 | 第133-134页 |
5.5.5 SERS标记免疫检测H732流感病毒 | 第134-13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结论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2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