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物流业联盟式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6-17页 |
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7-18页 |
2.3 规模经济效益理论 | 第18-19页 |
2.4 产业整合理论 | 第19-24页 |
第3章 衡南县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24-36页 |
3.1 衡南县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3.1.1 衡南县物流业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3.1.2 衡南县物流企业的类型 | 第26-27页 |
3.1.3 衡南县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3.1.4 衡南县主要物流指标情况 | 第28-29页 |
3.2 衡南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29-30页 |
3.2.1 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 | 第29页 |
3.2.2 行业巨头挤占空间 | 第29页 |
3.2.3 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 第29-30页 |
3.2.4 资源配比局限颇多 | 第30页 |
3.3 衡南县推进物流业整合的必要性 | 第30-34页 |
3.4 衡南县物流业整合的可行性 | 第34-36页 |
第4章 衡南县物流业整合模式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 第36-46页 |
4.1 衡南县物流业整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36-37页 |
4.2 推动衡南物流产业整合的关键因素 | 第37-39页 |
4.3 衡南县物流业整合的路径分析 | 第39-41页 |
4.3.1 整合产业链 | 第39-40页 |
4.3.2 实现资源共享 | 第40-41页 |
4.3.3 发展产业集聚 | 第41页 |
4.3.4 推动产业对接 | 第41页 |
4.4 衡南县物流业整合模式的选择 | 第41-44页 |
4.4.1 并购式 | 第42页 |
4.4.2 集群式 | 第42-43页 |
4.4.3 联盟式 | 第43-44页 |
4.5 确定联盟式发展模式 | 第44-46页 |
第5章 衡南县联盟式物流业整合模式的构建 | 第46-52页 |
5.1 联盟式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第46页 |
5.1.1 整合目标 | 第46页 |
5.1.2 整合原则 | 第46页 |
5.2 联盟式整合发展模式的构成形式 | 第46-49页 |
5.2.1 成立中小物流企业联盟 | 第46-47页 |
5.2.2 成立物流集团总公司 | 第47-48页 |
5.2.3 建设物流园区 | 第48-49页 |
5.3 推进衡南县物流业整合的支持体系 | 第49-52页 |
5.3.1 政府行为 | 第49-50页 |
5.3.2 行业行为 | 第50-51页 |
5.3.3 企业行为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