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采对大庆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效果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1.2.1 复合驱体系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2 复合驱技术试验与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2.3 复合驱技术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二维平板径向流模型的制作方法 | 第12-17页 |
2.1 物理模型需达到的实验要求 | 第12页 |
2.1.1 地质参数对物理模型的要求 | 第12页 |
2.1.2 实验方案对物理模型的要求 | 第12页 |
2.2 物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 第12-17页 |
2.2.1 岩心的制作 | 第12-13页 |
2.2.2 布井、浇铸过程 | 第13-17页 |
第3章 笼统注采方式下开发效果分析 | 第17-35页 |
3.1 实验条件及方案 | 第17-20页 |
3.1.1 实验条件和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3.1.2 实验方案 | 第19-20页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0-33页 |
3.2.1 驱油过程中压力变化及分析 | 第20-24页 |
3.2.2 驱油过程中采出液性能变化及分析 | 第24-27页 |
3.2.3 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状态及分析 | 第27-31页 |
3.2.4 驱油过程中采出程度和含水率变化及分析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分层注采方式下开发效果分析 | 第35-53页 |
4.1 实验条件及方案 | 第35-37页 |
4.1.1 实验条件和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4.1.2 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51页 |
4.2.1 驱油过程中压力变化及分析 | 第37-39页 |
4.2.2 驱油过程中采出液性能变化及分析 | 第39-42页 |
4.2.3 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状态及分析 | 第42-45页 |
4.2.4 驱油过程中采出程度和含水率变化及分析 | 第45-46页 |
4.2.5 两种开发方式驱油效果的比较 | 第46-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