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5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20-24页 |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24-25页 |
一、理论借鉴及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一)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三)样本选取 | 第27-30页 |
(四)类目建构 | 第30-31页 |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特点分析 | 第31-53页 |
(一)报道数量——关注增强,紧跟热点 | 第31-32页 |
(二)报道主题——视角多元,凸显形象 | 第32-35页 |
(三)报道议题——合理侧重,着眼地方 | 第35-37页 |
(四)消息来源——声音广泛,权威官方 | 第37-40页 |
(五)稿件来源——以身作则,抢先发声 | 第40-41页 |
(六)报道体裁——通讯为主,生动形象 | 第41-44页 |
(七)报道版面——栏目丰富,图文并茂 | 第44-46页 |
(八)“望海楼”新闻评论的话语分析 | 第46-51页 |
(九)“一带一路”报道存在的不足 | 第51-53页 |
三、《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中的国家形象 | 第53-59页 |
(一)经济形象——互补互利,坚持交流与合作 | 第53-55页 |
(二)政治形象——透明开放,坚持和平与发展 | 第55-56页 |
(三)文化形象——包容互通,坚持传承与创新 | 第56-57页 |
(四)外交形象——积极主动,坚持共商与共赢 | 第57-59页 |
四、“一带一路”报道国家形象构建策略及建议 | 第59-63页 |
(一)讲好丝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第59-60页 |
(二)关注外界言论,搭建意见平台 | 第60-61页 |
(三)报道客观平衡,不可避重就轻 | 第61-62页 |
(四)增强议程设置,转变话语体系 | 第62页 |
(五)顺应媒介环境,强化媒体融合 | 第62-63页 |
五、我国对外报道国家形象构建的思考与启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