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3.1 税务筹划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2“营改增”前后物流企业税务筹划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3 研究现状简评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基本框架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1.5.1 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1.5.2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税务筹划及“营改增”理论基础概要 | 第17-22页 |
2.1 税务筹划内涵及理论基础概要 | 第17-19页 |
2.1.1 税务筹划基本内涵 | 第17页 |
2.1.2 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 | 第17-18页 |
2.1.3 税务筹划理论基础概要 | 第18-19页 |
2.2“营改增”理论基础概要 | 第19-22页 |
2.2.1 增值税征收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2.2“营改增”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HF物流企业背景及其税负状况分析 | 第22-32页 |
3.1 企业简介 | 第22-23页 |
3.1.1 企业基本介绍和主要业务 | 第22页 |
3.1.2 企业组织结构及“营改增”前后涉税状况 | 第22-23页 |
3.2 企业“营改增”前税负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3.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影响分析 | 第24-29页 |
3.3.1“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2“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营改增”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4“营改增”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 | 第28页 |
3.3.5“营改增”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营改增”后HF物流企业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第四章 HF物流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 第32-49页 |
4.1 企业税务筹划运作框架总体设计 | 第32-36页 |
4.1.1 筹划前企业现有业务模式及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4.1.2 筹划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框架设计 | 第33-36页 |
4.2 税务筹划实施步骤 | 第36-38页 |
4.3 税务筹划实施内容 | 第38-45页 |
4.3.1 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税务筹划 | 第38-40页 |
4.3.2 取得可抵扣税票的税务筹划 | 第40-41页 |
4.3.3 兼营不同税率的税务筹划 | 第41-42页 |
4.3.4 企业服务分包的税务筹划 | 第42页 |
4.3.5 企业业务重新定价的税务筹划 | 第42-44页 |
4.3.6 合同条款重新设定的税务筹划 | 第44-45页 |
4.4 税务筹划整合前后税负整体对比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五章 HF物流企业“营改增”后税务筹划实施难点及建议 | 第49-53页 |
5.1 企业“营改增”后税务筹划实施难点 | 第49-51页 |
5.1.1 企业税率、税目不统一 | 第49页 |
5.1.2 企业可抵扣项目过少、抵扣方法单一 | 第49-50页 |
5.1.3 货代价格上升,市场竞争力弱化 | 第50页 |
5.1.4 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 第50页 |
5.1.5 会计核算不规范 | 第50页 |
5.1.6 税务筹划不重视 | 第50-51页 |
5.2 企业“营改增”后税务筹划实施建议 | 第51-53页 |
5.2.1 细化收入分类,不同税率业务分别核算 | 第51页 |
5.2.2 择优选择商家,增加可抵扣税额 | 第51页 |
5.2.3 购置固定资产,提升硬件水平 | 第51页 |
5.2.4 适当进行劳务外包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6.1.1“营改增”后进项税额抵扣不足导致税负增加 | 第53页 |
6.1.2 业务整合有利于业务流程的优化 | 第53页 |
6.1.3 业务整合后的税务筹划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 | 第53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