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中国马铃薯S病毒安第斯和普通株系的RT-PCR分型及分子和病理学鉴定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1 前言第9-19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2.1 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第10-11页
        1.2.2 马铃薯S病毒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PVS多样性及分类依据第12页
        1.2.4 PVS基因组结构第12-14页
        1.2.5 马铃薯PVS抗性研究第14页
        1.2.6 马铃薯病毒株系的鉴定方法第14-18页
            1.2.6.1 生物学方法第14-15页
            1.2.6.2 血清学方法第15-16页
            1.2.6.3 电镜技术第16页
            1.2.6.4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6-17页
            1.2.6.5 第二代测序检测法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材料保存第19页
        2.1.2 试剂及仪器第19-20页
            2.1.2.1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第19页
            2.1.2.2 主要仪器及软件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2.1 核酸抽提及cDNA的制备第20页
        2.2.2 PVS分型检测体系的建立第20-22页
            2.2.2.1 引物设计及筛选第20-21页
            2.2.2.2 PCR分型检测体系及反应程序第21页
            2.2.2.3 PCR产物回收并直接测序第21-22页
        2.2.3 PVS全长基因组克隆第22-23页
            2.2.3.1 引物设计及筛选第22页
            2.2.3.2 长片段PCR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第22-23页
            2.2.3.3 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分析第23页
        2.2.4 PVS指示植物机械接种与检测第23-24页
            2.2.4.1 指示植物机械接种与症状观察第23页
            2.2.4.2 DAS-ELISA检测、两重PCR检测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50页
    3.1 田间马铃薯感病情况第24页
    3.2 PVS株系分型鉴定第24-30页
        3.2.1 PVS株系分型引物设计第24-27页
        3.2.2 PVS株系分型体系的验证第27-28页
        3.2.3 扩增子测序验证第28-30页
    3.3 PVS湖北分离物的克隆第30-40页
        3.3.1 PVS HB7和HB24的克隆与测序第30-32页
        3.3.2 PVS HB7和HB24的基因组结构及序列同源性比对第32-34页
        3.3.3 PVS HB7和HB24与其它全长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第34-37页
        3.3.4 PVS HB7和HB24的系统进化分析第37-40页
    3.4 PVS湖北分离物致病性分析第40-45页
        3.4.1 PVS湖北分离物对指示寄主的致病性第40-44页
        3.4.2 PVS分离物接种烟草及马铃薯第44-45页
    3.5 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常见病毒发生情况调查第45-50页
        3.5.1 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常见6种病毒检测第45-46页
        3.5.2 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PVS多样性研究第46-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4.1 PVS株系分型鉴别方法的发展第50页
    4.2 PVS~A株系特征及重要性第50-51页
    4.3 中国部分马铃薯产区病毒发生情况调查第51-52页
    4.4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受体激酶StLRPK1参与的抗病信号途经分析
下一篇: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异色瓢虫生殖及子代发育、捕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