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一、引言 | 第12-14页 |
| 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确立的理据与基本构造 | 第14-23页 |
| (一)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确立的理据 | 第14-17页 |
| 1. 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 2. 工会职责的具体表现 | 第15-16页 |
| 3.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要途径 | 第16-17页 |
| (二)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基本构造 | 第17-23页 |
| 1.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范围 | 第17-18页 |
| 2.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程序 | 第18-19页 |
| 3.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方式 | 第19-20页 |
| 4.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标准 | 第20-23页 |
| 三、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功能与面临的挑战 | 第23-29页 |
| (一)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功能 | 第23-26页 |
| 1. 保证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 | 第23-24页 |
| 2. 确保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安全卫生义务 | 第24-25页 |
| 3. 维护劳动者权益 | 第25-26页 |
| (二) 时代发展及其挑战 | 第26-29页 |
| 1. 经济全球化 | 第26-27页 |
| 2. 劳动关系的变革 | 第27-29页 |
| 四、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疏失及其缘由 | 第29-40页 |
| (一)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疏失 | 第29-34页 |
| 1. 监督范围规定过窄 | 第29-31页 |
| 2. 监督程序规定过于简单 | 第31-32页 |
| 3. 监督方式确定过于单一 | 第32-33页 |
| 4. 监督标准未予以体系化 | 第33-34页 |
| (二) 造成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疏失的缘由 | 第34-40页 |
| 1.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意识十分淡薄 | 第34-36页 |
| 2.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职能被削弱 | 第36-38页 |
| 3.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立法滞后 | 第38-40页 |
| 五、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理念及具体措施 | 第40-49页 |
| (一) 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理念 | 第40-44页 |
| 1. 立法目的更新 | 第40-42页 |
| 2. 企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 第42-43页 |
| 3. 走向合作共治的劳动保护监督 | 第43-44页 |
| (二) 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44-49页 |
| 1. 扩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范围 | 第44-46页 |
| 2. 合理细化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程序 | 第46页 |
| 3. 丰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方式 | 第46-48页 |
| 4. 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标准体系化 | 第48-49页 |
| 六、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