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引言 | 第10页 |
| 1.2 纳米孔生物传感器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四环素调控系统 | 第13-17页 |
| 2.1 四环素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机制 | 第14页 |
| 2.2 四环素调控系统(Tet-off/Tet-on system) | 第14-16页 |
| 2.2.1 Tet-off系统 | 第14-15页 |
| 2.2.2 Tet-on系统 | 第15-1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的研究 | 第17-28页 |
| 3.1 纳米孔技术简介 | 第17页 |
| 3.2 纳米孔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3.3 不同类型的纳米孔传感器 | 第18-24页 |
| 3.3.1 生物纳米孔 | 第18-20页 |
| 3.3.2 固态纳米孔 | 第20-23页 |
| 3.3.3 不同类型纳米孔之间的比较 | 第23-24页 |
| 3.4 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24-27页 |
| 3.4.1 对核苷酸聚合物结构及其动态传输过程的探测 | 第24页 |
| 3.4.2 DNA测序 | 第24-25页 |
| 3.4.3 研究病毒DNA包装机制 | 第25-26页 |
| 3.4.4 研究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6页 |
| 3.4.5 医学诊断 | 第26页 |
| 3.4.6 多肽和蛋白质的探测 | 第26-2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纳米孔的制备 | 第28-54页 |
| 4.1 聚焦粒子束溅射 | 第28-30页 |
| 4.1.1 FIB设备简介 | 第28-29页 |
| 4.1.2 离子束溅射形成纳米孔 | 第29-30页 |
| 4.2 电子束溅射 | 第30-32页 |
| 4.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简介 | 第30-31页 |
| 4.2.2 电子束溅射形成纳米孔 | 第31-32页 |
| 4.3 电介质击穿形成纳米孔 | 第32-35页 |
| 4.3.1 多级电压脉冲法 | 第33-35页 |
| 4.4 固态纳米孔的加工制备 | 第35-40页 |
| 4.5 固态纳米孔三维结构的可控性研究 | 第40-5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以纳米孔为基础的四环素检测技术的研究 | 第54-67页 |
| 5.1 材料准备 | 第55-56页 |
| 5.1.1 质粒构建 | 第55页 |
| 5.1.2 蛋白质的重组和提纯 | 第55-56页 |
| 5.1.3 纳米孔制备 | 第56页 |
| 5.2 实验设计 | 第56-58页 |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