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2.1 酿酒葡萄中摘叶处理的研究 | 第9页 |
2.2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2.3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2.3.1 可溶性固形物和糖 | 第10-11页 |
2.3.2 总酸 | 第11页 |
2.4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5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中蔗糖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2.7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3.1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第16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3.3 测定方法与内容 | 第16-19页 |
3.3.1 果实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16-17页 |
3.3.2 光合作用指标的测定 | 第17页 |
3.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3.3.4 果实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蔗糖指标的测定 | 第17页 |
3.3.5 可滴定酸的测定 | 第17-18页 |
3.3.6 酚类物质中总酚、单宁、总花色苷的测定 | 第18页 |
3.3.7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第18页 |
3.3.8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18-19页 |
3.4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42页 |
4.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23页 |
4.1.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百粒重的影响 | 第20-21页 |
4.1.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体积的影响 | 第21页 |
4.1.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纵横经的影响 | 第21-23页 |
4.1.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果形指数的影响 | 第23页 |
4.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3-27页 |
4.2.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4.2.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4.2.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4.2.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5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4.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7-28页 |
4.3.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主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7-28页 |
4.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4.5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4.6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4.7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4.8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4.9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糖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4.9.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 第32-33页 |
4.9.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还原糖的影响 | 第33-34页 |
4.9.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的影响 | 第34-35页 |
4.10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4.10.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4.10.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中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0.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0.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糖累积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4.1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品质指标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2-45页 |
5.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绿素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2页 |
5.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