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双侧强化管外HFO1234ze凝结换热特性及模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8-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页
    1.2 水平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理论发展第12-18页
        1.2.1 水平光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理论发展第13-14页
        1.2.2 二维水平肋管外的膜状凝结换热理论的发展第14-17页
        1.2.3 水平肋管外凝结换热模型的一致性分析第17-18页
    1.3 新型制冷剂HFO1234ze第18-20页
        1.3.1 HFO1234ze的基本性质第18-19页
        1.3.2 HFO1234ze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的展望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实验系统第21-30页
    2.1 相变换热实验系统第21-24页
    2.2 实验过程介绍第24-28页
        2.2.1 试验准备第24-25页
        2.2.2 实验过程第25-26页
        2.2.3 不确定度分析第26-27页
        2.2.4 试验系统检验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水平管外凝结换热试验第30-41页
    3.1 试验概述第30-32页
        3.1.1 试验工质第30页
        3.1.2 试验换热管第30-32页
        3.1.3 试验工况第32页
    3.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2-40页
        3.2.1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及方法第32-36页
        3.2.2 不同工况对HFO1234ze传热性能的影响第36-39页
        3.2.3 传热管结构对HFO1234ze凝结换热特性的影响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水平肋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理论模型第41-54页
    4.1 表面张力对二维肋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的作用机理第41-45页
        4.1.1 表面张力对肋管外凝液迁移的影响第43-44页
        4.1.2 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作用对肋表面凝结换热的影响第44-45页
    4.2 二维肋管外膜状凝结换热实验值与预测模型值比较分析第45-48页
    4.3 基于新型制冷剂HFO1234ze的水平肋管外凝结换热模型第48-53页
        4.3.1 物理模型第48页
        4.3.2 假定条件与分析过程第48-52页
        4.3.3 新型水平肋管外凝结换热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主要结论第54页
    5.2 创新点第54页
    5.3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条件下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研究
下一篇:基于进化计算的含风电及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调度研究